记笔记是个好习惯,而我一直没有,以后一定要慢慢养成这个习惯。
内部类其实就是定义在一个普通外部类内部的类,基本的结构如下:
class Out{
private int i = 1;
class In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i);
}
}
}
访问方式如下: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In in = new Out().new In();
in.print();
//或者采用下种方式访问
/*
Out out = new Out();
Out.In in = out.new In();
in.print();
*/
}
}
在编译的时候会生成Out.class和Out$In.class,使用内部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里面所有的成员变量包括private的变量而不用去创建对象。
内部类一般可分为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1.成员内部类:
最普通的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中与方法和成员并列,可以访问外部类中所有的成员变量。
2.静态内部类:
用static修饰的内部类,只能访问外部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因为它是静态的,所以在外部调用的时候也就可以直接通过new Out().In()调用而不用通过new。
3.局部内部类
定义在方法中的内部类,和局部变量类似,作用范围为定义它的代码块,不用修饰符修饰,可以访问外部类中的变量,但该变量必须用final修饰。
4.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就是没有名字的内部类,这个和其他的内部类不太一样,它属于一次性使用的类,一般只实现一个方法的时候才会使用,多用于抽象方法的实现,因为正常你想实现一个接口或者调用一个抽象方法需要自定义一个类来继承或者实现这个类或者接口,然后在重写方法通过这个类调用,使用匿名内部类就可以更简洁的调用抽象方法。我们所常见的new Thread().start();其实就是一个匿名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中不能定义构造函数也不能有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
abstract class Test {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 = new Test()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Output HelloWorld");
}
};
t.doSomething();
}
}
补充:main()方法是可执行方法,但main()方法中不能有内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