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封建王朝创立初期,往往都会做一件事情,大肆屠戮跟随帝王打天下的有功之臣。这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纵观历史,类似的现象却层出不穷。
汉高祖刘邦取得帝位后,频频向有功之臣下手。首先是燕王臧荼以谋反罪被灭,其次是楚王韩信,紧接着是梁王彭越被剁成肉酱,残忍至极,众大臣心惊胆战。不久,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也都被冠以谋反罪而难以脱身。西汉初年,刘邦运用各种手段,以各种理由,将异性诸侯王屠戮殆尽。
同样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在称帝后,也玩起刘邦那一套。当年跟随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诸如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等都以各种罪名被处死,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等被赐死,其他如诚意伯刘伯温、淮安侯华云龙等则死因成谜。明代之开国功臣几乎全部被杀,无一幸免,除了老实巴交,懂的进退,并且构不成威胁的汤和得以成功归隐。
有人说,刘邦和朱元璋是特例,其他朝代如何呢?
早在勾践灭吴之时,范蠡以假死化身陶朱公,泛舟江湖,逍遥自在,有功之臣文种却得“属镂”剑,自尽而终。
即便是一贯被吹捧的唐朝,类似之举,不止一端。唐高祖李渊杀吴王杜伏威、鲁国公刘文静,唐太宗李世民杀郧国公张亮、燕郡王罗艺、潞国公侯君集等等,不胜枚举。
其他朝代,就连少数民族政权清代也未能免“俗”。清王朝稳固之后,鳌拜和三藩势力也相继被诛灭。
“狡免死,走狗烹”似乎成了一条不变的铁律,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这是主要矛盾转移的结果。打天下是众“兄弟”一致对外,内部团结是自然而然的事,而坐定天下之后,于皇帝而言,外部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迫切解决的则是内部威胁。在此背景下,皇帝杀杀有功之臣,稳固一下政权,似乎还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皇帝屠杀有功之臣,往往发生在王朝继承人确定的时候。道理显而易见,元老及有功之臣势力往往根深蒂固,容易造成臣强主弱的局面。屠杀有功之臣也是出于皇权顺利迭代的需要。
值得一说的是,尽管“兔死狗烹”在历史上是普遍现象,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就很好地走出了这一历史怪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