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父母到了孩子2-3岁的时候会发现,应对孩子阴晴不定的情绪,要比小时候照顾他的吃喝拉撒难多了。
我也经历着这样的阶段。儿子三岁,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经常是上一秒还玩的不亦乐乎,下一秒能立马晴转多云,弄不好马上就会狂风大作。
早上,他玩着手里的小汽车,看见我在收拾他的小书包,眉毛皱了起来。很快便开始哼哼唧唧。我问“怎么啦?需要妈妈帮你吗?”他随即提高了声音哼着说“妈妈,我不想去托班!”
“为什么不想去呢?托班里多好玩,那么多小朋友,有……”我开始给他列举小朋友的名字。可是他根本不听我说,还把搭在沙发背上的外套一把扔在地上,并看着被他践踏的衣服一脸坏笑。
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有些乱了,忍不住开启了批评模式:“扔衣服是不对的,捡起来!”
“不要!”他更来劲了,站起来把桌子上的玩具也都搂到了地上。
我最受不了孩子故意往地上扔东西,但又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脾气,瞪着眼睛不说话,看了他几秒钟,慢慢说:“捡起来放回去。”
这下好,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一看时间这么晚了,我只好用权宜之计,拿了一个橘子哄着让他止住了哭闹,把他抱下楼。
可我发现,类似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天,一点都没有改善。他的情绪依然令人捉摸不定,让我伤透脑筋。
2.
偶然看到一本书《心理营养》,在情绪管理的章节中,我看到了几个类似我遇到的小问题。恍然大悟,原来一直试图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从一开始就是背离孩子本身想法的。
我认为他不想去托班是不应该的,然后告诉他托班有那么多朋友,多好玩!但我并没有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我觉得好玩。他享受和孩子们一起玩的状态吗?比起家里他更喜欢幼儿园的环境吗?显然不是。
偶尔我们聊起来,更喜欢在家还是在幼儿园,他的回答都是:在家。
我认为他乱扔东西是偏差行为,需要进行纠正,可我并没有考虑到,他是在发泄针对上一个问题而积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他的行为本身并不代表此时的想法,只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而已。所以我的管教才引发了他更大的负面情绪。
和我们成年人一样,一旦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只有两种处理方式:
1)发泄出来。成年人发泄有很多种方式,但孩子只有哭闹或者伤害他人、伤害自己。这是我们绝不想看到的。
2)用生命力来压抑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积压在内心,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受到严重的干扰和消耗。
而解决负面情绪问题的良方则是:父母尽可能给孩子心理营养。
所谓源源不断的营养输入,和“灵性育儿”的理念是想通的,即: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孩子孩子:我对你的爱是不会改变的,我理解你、支持你、接纳你。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爱他的所有,假如他有破坏性行为、危险举动,做父母的一定要明辨:我能够接纳你行为背后的情绪,但不是行为本身。
我理解你因为不开心才会摔东西,但摔东西是不正确的行为,一定要改正。那么,可以说说你不开心的原因吗?
这样的疏导,才能治标又治本。
3.
明白了这点以后,我发现应对孩子的情绪处理得心应手多了。记住:一切从考虑孩子的感受出发。
于是,早上的交谈变成了下面这个版本: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你还是比较喜欢在家里玩,对不对?”
“对!”他顿时面露喜色。
“我也喜欢在家玩,爸爸也喜欢在家玩!”
这下他更开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想法不但没有什么不好,还好的一塌糊涂呢!
“现在是9点了,爸爸已经去上班啦!我一会儿也要去上班呢!去太晚了,妈妈就是做错事情了。”
说完我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他不吭声了,好像在思考什么。
我拿起一个他最喜欢的玩具车:“如果宝宝想去幼儿园了,告诉妈妈一声。妈妈会陪着你去的。你愿意的话,这个小火车也会陪着你。我们三个一起,路上一定很有意思。”
“......要带着小火车去幼儿园!我们走吧!”
然后,楼道里响起了欢快的脚步声......
【完】
注:本文育儿观点受《心理营养》启发。作者:林文采
简书作者雪之航,一名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80后文艺范麻麻。感谢阅读,喜欢敬请评论点赞,我会细心回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