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聚焦情与理的两难困境、个人价值和捆绑式家庭义务之间的含混地带,设定虽是极端个例、但又有着更为普遍的共情基础。
长在“中国式亲情”的泪点上,也打在“以爱之名捆绑”的痛点上。
影片中两代人,两组姐弟,在不一样的时代语境和成长背景中、一个主动一个被动都要面对“姐姐”式魔咒轮回。
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早年被辜负如今已离家,和弟弟“不熟”。
朱媛媛饰演的姑妈安蓉蓉,和已故的安然父亲,是一对很传统的姐弟,姐姐理所当然牺牲自己利益、让渡给弟弟。
姑妈这组姐弟,拆解不开奉献和牺牲、爱和不平这些含混概念里的具体关系;
安然这组姐弟,试图建构新型的有距离的独立关系,但遭遇了来自全世界的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安然的已故妈妈,和执迷打麻将的“混子”舅舅武东风,这组姐弟反而能让人猜想是否能活得更“两不相欠”。
一,主动或被动的亲情捆绑。
从某种程度上说,影片中姐姐要不要抚养弟弟这个问题,是前现代社会家族式伦理关系,和现代社会单原子体个人价值之间的终极矛盾。
部影片最大的现实向折射价值,或许就在于转型时期的含混状态。
倘若可以全然以独立割裂的姿态来看待每一个家庭成员,那么安然不抚养弟弟、就不会有任何舆论道德压力。
倘若依旧是大家族式的深度捆绑结构,那么安然也没有逃脱的空间和选择的余地。
恰恰因为两代人的观念变化很大,姐姐在“爱的枷锁和自觉的选择”之间才有可操作空间。
影片为安然安排了类似于被抛弃、被虐待的前尘往事,父母为了能生弟弟、让她装瘸;这导致她对弟弟的感觉是“我们不熟”,继而从这个角度抛出终极质问:怎么区分爱和吸血?
如果仅仅从结果来看,电影里讲述的是两代被牺牲的女儿;
上一代主动为爱放弃自己的前途,这一代因为不被爱而有试图和家庭割裂的一腔孤勇。
安然姑妈十八岁考上师大俄语系,安然父亲当年只考上了中专,最后却是姐姐给弟弟让路。
安然的高考志愿填了北京的医生,却被父母瞒着她改成川内的护士,因为他们觉得女孩子早点挣钱补贴家庭才是正道。
安然一度想远离这摊烂事、去北京追寻自己应该有的被篡改的人生,但影片中似乎又用所谓爱、将她捆绑回“被吸血”的宿命里。
(我更愿意将电影的最后段落理解为开放式结局,比如可以把安然去养父母那里接回弟弟、在街上踢球理解成梦或者是想象,毕竟画面真实度不高)
从姑妈到安然,从主动到被动,从觉得天经地义到反问凭什么为什么,“姐姐”有了清晰的自我价值追寻。
影片也由此切中群体性隐秘痛点:要求姐姐牺牲自己的人生,是因为爱?还是仅仅因为姐姐是“姐姐”?
倘若将设定换成哥哥和妹妹,这个故事就很难成立,几乎不太可能有一代一代哥哥为妹妹牺牲的故事。
这或许是群体性偏见,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合谋。
起初安然不喜欢弟弟,对她来说这份强加的义务,就是道德绑架、是陈腐观念的强行束缚:仅仅因为她是姐姐,就要牺牲她的前途来供养弟弟。
从小到大,在弟弟尚未出生之前她就已经牺牲了很多。
然而影片中这个部分又慢慢从“因为是注定要奉献的姐姐”渐渐转向“因为割舍不掉的爱”。
电影用梦境让安然回忆自己的小时候,父母似乎是爱她的、又似乎想淹死她抛弃她。
安然通过和弟弟相处、同时也召唤回对父母的亲情记忆;明明有可怕的记忆、但母亲的爱又似乎是真的,父亲打几十个电话给她、她没接,表姐指责她“是被你气到心脏病发”。
凡此种种,家庭亲缘关系里的爱恨、亲疏纠葛,越缠越说不清。
二,自然落地的观感。
影片营造了自然、细腻、真实度很高的日常生活氛围。
张子枫的表现非常可圈可点,她让你全然相信她就是安然,没有表演的痕迹,代入感很强。
无论是朱媛媛饰演的姑妈,还是肖央饰演的舅舅,和子枫的角色安然之间,“一家人”的真实自然感也都特别强烈。
安然坚决表示没法带弟弟之后,姑妈将弟弟带回家,拿着席子上楼、铺床、哄小孩;此后镜头拍了一段她疲惫下楼之后瘫在椅子上的画面。
看似很平淡的一段内容,但很戳我。
普普通通的一段台阶,每一阶都好像有千斤重。
生活中所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难,都被具象化表达在这一段台阶上,她演出来的状态实在太真实。
姑妈和安然的几段对话,也都很有余味。
在姑父病床前,安然终于讲出这么多年都没说出口的幼年阴影:姑妈你是个好人、但好人也不一定能办好事。
崩溃的姑妈回身打病床上的糟老公,这一段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戏剧情绪上的收和放,轻和重,对比很微妙。
安然轻飘飘的,淡淡的,就和说中午西红柿炒鸡蛋盐放多了一样说出那样可怕的往事;这是孤独坚硬长大的孩子,一次次习惯伤害学会勇敢之后的个性。
姑妈是崩溃的、嚎啕大哭、举止失措的;她多年信奉的传统的家庭观,她或许自欺欺人相信的一家人的美好,都在那一刻被击碎。
此后,姑妈和安然在阳台上吃西瓜谈心,内容也很戳我。
姑妈给安然的那碗西瓜,是用勺子挖出来的比较甜的没有西瓜籽的部分,她自己吃的那碗显然是切剩下的。
亲情啊,有时候就在这一口西瓜的细节里。
姑妈借着没套子的俄罗斯套娃,讲完故事和她的态度之后,送走安然,注视着那一串套娃,用俄语郑重、缓慢、依次讲“你好”“谢谢”“再见”。
她这一生曾经有过的几次希望,都在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单词里。
台词设计的双关性,同样很巧妙。
(没找到预告片里套娃的图)
说这么简单的单词,一是因为多年过去、纵使她当年学过俄语、也不会记得多少(没有语言环境);
二是这恰好是对安然、对自己、对姐姐身份束缚的一语双关的心里话。
你好,被遗忘的十八岁女孩;
谢谢,可以有自己梦想、勇敢为自己活的姑娘。
再见,被成见束缚的姐姐们。
遗憾,爱,期待,伤感,种种细腻的情绪萦绕在短短的“你好,谢谢,再见”里,很动人。
影片中肖央饰演的舅舅也很有意思,明明是个值得被嫌弃的渣男,但直接观感却不太让人讨厌。
一路上他积极希望承担照顾安子恒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钱。
他怀疑车祸时对方司机酒驾,不去诉求公正反而敲诈对方两万块。
他信誓旦旦说要带孩子,没带多久、六岁的孩子耳朵后面夹着烟、满口打牌的黑话,差点气死姐姐。
影片对这个角色的呈现,一方面是行为上的渣、另一方面则是主观意愿上的悔过和温情。
夹杂着几分看似油腻实则可爱的喜感,一度让人觉得这组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是影片中亲情关系最“不差”的一组。
没有道德捆绑、是一家人但可以明算账;
没有隔夜仇,纵使发生过争执依旧可以讲最深最真实的感受。
最后说几点影片中叫人遗憾的部分。
故事里幼儿园丫丫爸爸的这个角色,车祸理由究竟是什么、他又扮演什么样的“赎罪”身份,太多功能集合在同一个角色身上、巧合感过重,某些设置让人觉得有点生硬。
一个明显的观感是影片从故事线叙述转向了情绪线渲染,前半段是正常的故事节奏,而越靠近结尾、情绪渲染越多、越让人觉得节奏失衡。
姑妈讲完套娃的故事、开放式结局其实可以就停在这里;后续诸多“拼命试图让人眼泪汪汪”的内容,看起来有些烦冗。
哪怕将姐姐“抢回”弟弟设置成彩蛋,或许都不会有如此重的“情绪操控意图”渗透。
舒心结语
影片中弟弟安子恒倔强表达“你喜欢我”。
用孩子之口,说出最简单但又最本真的内容。
小孩子说大人话,某些时候是不合时宜的反差萌可爱感、某些时候是以天真视角点破本心。
《我的姐姐》,不被爱的女孩、抗争强加于她的义务,感受到爱的女孩、无法割舍弟弟的亲情;在情和理的糊涂账里,影片选择以爱之名来化解僵局,这未必是终极的答案。
电影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在于提出问题、让观众从问题中看见属于自己的诉求。
是因为“姐姐”还是因为“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
而所有的呼吁、关注,都是为了让群体性的惯性偏见,不再裹挟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