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晨,云淡风清。
我怀揣着久违的心情走进老王(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的课堂,去听他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是我在民中这么些年来,第一次有准备且没有负荷地去听他的课,而且是自己喜欢的语文课。说准备,我其实也不过是课前读了一些与作者有关的作品罢了,相当于课前预习;说没有负荷,不是因为不用担心课后会有作业的问题,而是我真正地把这个过程当成了一种享受。
老王的声音,仍旧那般沉稳,那般踏实,那般具有穿透力,不用很费力,就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这声音总能让我迅速地安静下来,而恰恰是这种安静的状态,让我无法自拔地陷入到某一种沉思中——
《 故都的秋》,在许多人看来,无非就是讲北平秋天的景致罢了,而老王却在“故”字那里故意咳了咳,并压沉嗓音着重对其进行解读。这一解读就把作者对美好且易逝事物的悲凉之情,在不经意间就诠释到了好处。想必,这就是数次倍尝文意之后的另一种境界吧!我想我是懂老王的用意的,至少我不会辜负他的这一解读,因为他在郁达夫的秋景里正陶醉时,我已被这一个“故”字扰乱了心绪——我屋前的那扇窗,很快就要成为故窗;那窗前的秋冬与春夏,也很快就要成为故景;那熟悉脚步声,熟悉说话声,熟悉的沉默声,也都将会在接下来的某一季里淡去,留也留不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像喝了烈酒般跳动得很是剧烈……我喜欢这种心跳的感觉,纵使有时会伴着疼痛,但它终究能够证明自己很努力地活过,很认真的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痴迷过,所以也就不枉费来这世间走了那么一朝。乐嘉说:“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遇到那种能让自己痴迷的心跳!”我很庆幸,我遇到了!
老王在讲第三段的秋景时,常常提醒学生要多积累古诗词,因为作者此处对秋的描写引用了很多的古典诗词,比如苏东坡的“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又如《红楼梦》里《秋窗风雨夕》中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等。对我而言,这些都不是我想要表达的重点,重点是老王的提醒是情不自禁的,因为他在对作者介绍时就有意无意地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使我怀疑他在说作者是一个对古典诗文很是热爱的人时,其实也是在说他自己,我甚至还可以确确地说他的那种热爱也绝不会输给作者。除此之外,在解读文意时处处都能看到苏东坡的影子,这让我很难以想象这老者到底痴迷苏东坡到何种程度,可能,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吧!说实话,我着实有点后悔,当初只知道在他的课上使性地刷小说,不然我现在完全是有可能把某一节历史课上成语文课的,那应该也会别有一番韵味吧。只可惜,来不及了!季羡林说:“不完满的,才是人生。”就让它成为一种遗憾吧!
不知觉中,老王已讲到“槐树落蕊”这一段,他用几个形容词着重突出“落无声”的寂静,然后又借此流露出作者“生命无痕”的落寞,这还不算,他还借此替自己的偶像苏东坡也抒发了一番!可想而知,他有多懂苏东坡。我猜想,老王在讲这一段的时候,心情应该是极其复杂的,亦或许复杂中还会有些许的无奈。怎么会不无奈呢?面对转身即逝的岁月,谁又能留下些什么痕迹呢!我每天早晨都会从某人的窗前走过,脚印本来是有的,但风一吹,就又什么都没有了。讲真的,我很喜欢老王讲这段时的状态,很有老者的风范,稳中有悲,但又不失态;若换成我,难免是要泪红眼眶的。说来也奇怪,文史本就不分家,可这些年来,我仅讲哭过一次:那是因为在讲“梭伦改革”时,突然很是想念某个熟悉而专注的身影,心里一阵酸楚之后便已泪眼朦胧!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或许,就是我这般模样吧!
沉思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声就已在催促我离开!我无法得知老王在解读余下几段时,将会如何触动人,既然无法可知,就让它成为一种念想吧!
(后记:我其实不是来听课的,我是来读老王的,因为读懂了他的“痴”,也就读懂了我自己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