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8年7月17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319篇。
昨晚,少见地熬夜读书了。
暑假生活是相当有规律的:早上和上午看书,下午写文。晚上,让高度紧张了一天的大脑放松休息,去操场运动一个半小时的样子。回家洗澡后又开始看书。大约十点半关灯休整。
昨晚,上床后照例看书到十点半。准备关灯时,顺便拿起枕头边另一本由世界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先生所著经典巨著《人类的破坏性剖析》(此前我曾阅读过此书其中一个章节)一书,随手翻到其中一页读起来。这一开始,视线就没法离开。我贪婪地一行行阅读着,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最后,来不及看时间是几点,就在疲倦到极点时倒头便睡。
而今天早上,因着这本书的呼唤,我竟又在五点多早早醒来了。
有个论断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从我和雅贝贝的阅读史中,我突然对于读书为什么要读经典有了极为深刻的体悟。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这本书是100多年的心理学发展史上被视为除去始祖弗洛伊德外,排名第二的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先生(1900年-1980年)于1973年出版的。至今已出版45年,大师本人也离世38年。作为一代心理和哲学大师的著作,此书,一直是许多人的案头佳作,广受好评。故,从经典的两个要素(一是时间检验,二是读者检验)来看,此书都毫无疑问堪称经典。
那读这本书时,是什么方面让我如此被吸引呢?或曰,如果以此书为例,可以让我们看到经典的魅力在于哪些方面?
首先,经典是一系列概念的提出。这些概念,要不是对原本普通的内涵解析更透彻,分类更明晰,要不就是完全的创新。
比如,对于"侵犯"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语,弗洛姆先生有自己独特的解释。他把"侵犯"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适应的侵犯;还有一种是人类的破坏性侵犯。他把"自恋"分为"个体自恋"和"团体自恋""。他断言,团体自恋甚至比个体自恋的感觉更强烈,"团体自恋是人类侵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经典必定处处有新的判断和推理让你"有如当头一棒"喝,让你瞬间有如醍醐灌顶,对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突然明白顿悟过来。你感觉自己的知识深化,智慧增加。
比如弗洛姆把刺激分为两种:"单纯刺激"与"启发性刺激"。一本小说、一首诗、一个观念、一首音乐、一个所爱的人等给予我们的刺激是"启发性刺激"。"越是反射性的刺激,越需要在强度和(或)种类上常常变换;越是启发性的刺激,刺激性维持得越长久,在强度与内容上越不需要变换。"他还说"有创造性的人是从来不会无趣的,要找到适当的刺激也没有困难。而非创造性的、内在被动的人,即使表面上不觉得无趣,内里却一直是无趣的。"哈哈,这个理论终于让我明白了,我为何越来越能日复一日待在书房,日复一日不再喜欢逛街买衣服打麻将吃喝玩乐等,原来,阅读和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带来的刺激是"启发性刺激"啊!
"这些杀人事件的动机似乎不是恨,而是不能忍受的无趣感和无能感。……杀,可以让他觉得自己存在,让他觉得毕竟还可以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效力。"哎,正好这几天准备写一篇关于我的老家几年前的一个案例:俩高中生9天杀7人中这俩青少年的作案心理。读到这一段,似乎有如醍醐灌顶,瞬间我就觉得完全说中了这个事件的要害。
他的一个个论断让我心悦诚服:
"人不仅在生理上必须生存,在心理上也必须生存:他必须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平衡,否则就会丧失行为能力。"
"人不仅需要定向架构,而且需要献身的对象。……不管这些献身的对象是什么——价值、理想、祖先、父母、土地、国家、阶级、宗教……"
"人与人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他们都是贪得无厌的,因此永远不会满足。贪婪是人类最强的一种激情……这种激情是精神状况不良的症候,表现出内在的空虚与缺乏自我中心。它是一种病理现象,表现出人格的发展没有完成。"
"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可以被屠杀冲动与折磨冲动驱使,而这样做的时候会觉得欲望得逞;他是唯一没有缘由而杀害和毁灭同类的动物……"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人’:在进化历程中,本能决定力达到最低量而大脑发展达到最高量时,所出现的一种灵长类。"
要使人自己实现内部合一,第一种方法是充分地发展人的爱与理性。而"另一个解决办法,是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同,让自己毫无感觉,把自己贬低成一个东西,以此丧失自己。"
这就是经典的第二个特征:每一句话都意蕴深刻,让人可以无穷回味,并从中受到深刻启迪。
第三,经典会越读越深入,越读越明白更多。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完全不同于那些垃圾书或快餐文化的作品。
而且,无数次的品读这些经典后,读者会被经典作品重塑,同化。这,才是经典最重要的社会作用。
比如某些网络小说,读完第一遍之后,你再也没有兴趣去读第二遍。但经典则完全不同。这方面,我看着我小孩读世界最畅销的经典儿童小说《长袜子皮皮》,有深刻体会。这部小说,她大约是四岁读起,现在她八岁多了,依然常常读得哈哈大笑。她听过这个故事起码100遍以上。孩子是不会作假的,如果不喜欢,不是每次读都有收获,她绝对不会这样数年来无数次重温。
不仅于此,她现在还时常睡觉时,让这本书放在枕头边。她小时候受伤时,总会对我说:妈妈,你给我读长袜子皮皮吧,听着皮皮的故事,我就不觉得疼了。她人生最大的梦想,是找到皮皮,和她做朋友。
这部经典的小说,不仅带给我雅贝贝无数的欢乐,更塑造了她的性格:此前,她是非常内敛、封闭的,不爱表达的。自从迷上这个小说,主人公那种自由自在、无所不能、极端开放和热烈、热情洋溢的个性和处事风格深深打在我小孩的烙印里,她让我称呼她为"雅皮皮"(因我女儿的小名是雅雅)。她越来越跟主人公具有相似的个性,她崇拜她,效仿她,以她为自己的榜样。
可以说,今日雅雅开朗、灵动、活泼、爱好交朋友的个性,有一半的功劳来自于《长袜子皮皮》以及其他一些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里那只有理想有志向的特立独行的小鸡、《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西顿动物记》里那些温情有爱的小动物等经典故事里的角色,而不是我这个妈妈。
而昨日我提到的电影《朗读者》里,男主人公给女主朗读的作品,全是经典文学名著。所以,他们通过共读经典建立起来的不伦之恋,才那般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至于《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书的作者余华更尝有言:他读书,非读出版过三十年以上的,去世五十年以上的作者的书不可!
这就是经典的作用。所以说,读上100本普通的书,也不如读一本真正的经典带给我们更多收获!
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所以,各位家长、老师,虽说开卷有益是不错的。但,每本书带给孩子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故而,我们在给孩子选择书的时候,谨记是否经典是我们必须首要考虑的目标!毕竟,我,即我所读;你,即你所读;一张白纸似的孩子,更是他所读书籍的集合体!
经典引领我们前行,经典塑造我们的品性。让我们都来品读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