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如果一个人读书学习,不去与人交流,那么必定会因为思想狭隘而出现见识浅薄的情况。】
【引申: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交行为】
二、方法选择:
不读书法
三、追问问题:
1⃣️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这句话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要多交流、多讨论,在与他人的社交中,去观察不同人的观点差异,去捕捉重要遗漏的点,去接受多样化的观点,“好答案来自好多答案”。
2⃣️ 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1、与他人讨论/教授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
与他人讨论,学习内容留存率50%;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留存率90%。
训练营“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的形式,就结合了小组讨论和教授他人,高强度帮助大家内化吸收,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个体现。
此外,在讨论和输出中,分享人会得到“反馈”。比如我这篇文章的来源就是在小组讨论中,佼姐的提问带给我的灵感。
2、构建个人“成长支持系统”
古典老师曾说,帮助个人快速学习成长的“支持系统”中包括:像灯一样指引你的“榜样”、在关键问题帮你一把的“导师”、陪伴你成长的“小伙伴”、不断激发你动力的“竞争者”。
3、“看到”的力量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写到“当我们亲身感受到别人努力的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会被激发学习的动力。”
与不同的小伙伴通过学习社交,进行讨论、提问,更能促进学习。
4、找到“同频”小伙伴
在与他人沟通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同频”的小伙伴,融入或建立自己的新圈子,大家一起互相学习和沟通,能让自己更深入和持续地投入到该领域中。
3⃣️ 我弄明白了吗?
判断弄明白与否,关键在于,知道它的适用边界在哪里。
我觉得这句话的适用边界为:学习的入门期和中后期,不适合:在初期学习中,
适合:在入门期,如果有专业“教练”带领,可以帮助快速建立该领域的知识框架;在中后期,多讨论有助于打开自己的知识“阻塞”,找到自己的遗漏点和遮蔽点;
不适合:初期学习,需要自己去根据已建构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填充,这部分基础知识是需要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的;
该阶段,若过多地与他人交流,容易跑偏、人云亦云,没有基础支撑难以形成自己独立见解。
Emmm,这只是我目前的适用边界的理解,但其实这个边界是动态的,根据个人学习目的的需求而变化。
4⃣️ 我可以用到生活当中吗?
在入门时,找到“教练”,并寻找自己的“支持系统”。
这句话,对我生活较大的改变是:从最初的书本、课程学习,转移到了训练营的学习方式。
寻找group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还能相互讨论,有缘还能“链接“到同频的小伙伴。
四、前后对比
之前的我,是极度追求“新知”的速度,看视频都必须1.5/2倍速,不考虑自己的真正吸收效果,看完就完了。
学习“不读书法”后的感受是,关注“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关注为什么会让自己感到有启发、是否真正理解以及怎么运用,比一味追求“新知”更有意义,真正能帮助到自己、和自己联系起来的知识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