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是个文盲。
一
我从小就不喜欢表现自己,时间长了变得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达,就更不喜欢表现,这样的恶性循环使我觉得连用文字去描写事物都很乏味。后来知道其中有些乏味的事被叫做文学。我对文学一直都有一种不屑的感觉,因为那都是一些只重修辞外表华丽却毫无深意的词句,都是些刻意的做作的表现。
渐渐的自己长大了,觉得自己是个有思想的人。思考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哲学,也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的内容,越发觉得这才是人类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人类思想、文化、甚至心灵的源泉。文学,甚至任何用文字去刻意的表达,都完全不能与它们相提并论。
每每逛书店,所谓畅销书的书架上,多数是在教人如何投机,真正从人类自身的意义出发,可以使人深入思考的却寥寥无几。而这少部分当中算得上好的,也只是在反复咀嚼几千年前那几位先人们的思想,且只是寥寥几个片断,不及一位先人的九牛一毛。中华文化几千年,现代科学不断进步,但是思想上相对于先秦却没有什么实质突破。从伏羲制易到文王做六十四卦,从百家争鸣到孔孟儒学,从诗经到史记,中华思想的核心在秦皇焚书坑儒前已经基本定型。自此以后再无可与之媲美的新思想。唐诗、宋词、元曲,我们学习了很多,美确实美,但是在我的心里他们依然只算得上是外表华丽的词句而已,他们是所谓的文学。
我们每日都在思考,但是为什么却不能有突破?难道人类思想最远可到达的边界已经被几千年前的先人探寻了个遍?退一步,我们不去突破,但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思考到的内容却越来越狭窄?难道我们物质的进步真的使得我们的精神越来越匮乏?这些问题使我疑惑了很久!
我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教化人类!!这是我困惑良久以后脑袋里蹦出的想法,很疯狂,但仅仅是这种疯狂也让我有了一点点满足感。
但是,我又遇到了另一个困惑的问题:我怎么用自己的思想去教化别人呢?甚至,我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我竟然神奇地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说清自己的思想是什么!但我却一直坚信我的脑袋里有满满的伟大思想!
我不得不认输了,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多么的自大,又多么的无知,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多年来内心对自己所谓的文学定义的评价。我猛然明白,只有那些东西可以使人完整地清晰地表达思想!我所有看过的、学过的知识都是通过文字描写出来的,没有它们我又哪来的思想?思想固然重要,思想家固然伟大,然而如果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伟大的思想家也只能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他是个有伟大思想的人。而我自己,正是一个自以为有思想,却没办法让别人理解的人。如完全没办法说明自己的思想,我到底是不是有思想都是值得怀疑的,更别谈去帮助别人,教化别人!
我彻底投降了,把自己敲得粉碎,站在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文字面前,求饶。我开始重新翻阅一些书籍,以不同的眼光阅读每一个字句。字句依然或华丽或朴实,但当把那些零散的内容串在一起的时候,我欣喜地发现,竟然都有思想存在于其中。我惊叹于文字的力量,惊叹于透过散落的文字所可以表达的思想。
我像是个刚刚找到方向的迷路的孩子,欣喜又恐慌,只能重新一步步地往前走。真正的思想只能通过文字流传开来以影响别人,真正的思想家必须是文学家!
二
杨绛先生有本薄薄的小书,叫《干校六记》。记录的是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这三年间,她和钱钟书先生随干校“下放”的经历。书分六篇,分别记别、记劳、记闲、记情、记幸和记妄。
全书三万多字,没有任何华丽的词,几乎没有对诗词典故的引用,只是平平淡淡地讲“下放”过程中的一些细细的具体的事情。从第一篇讲因为钱钟书先生先下放,他们的分别,到第二篇讲下放后打井取水的劳动过程,再到后面种菜看园的“清闲”,一只小狗引发的情感,三次独自走夜路没出意外的幸运,误传可以先回京后的妄念。
平淡得让人找不出一件大事,找不出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更找不出一点高尚的思想。但看开了头就想一直看下去,一气读完。读完再回头想,好像又有什么在里面,让人触动。
触动的是真切细致的感受,每一个细细的情景情节都是那么真实,我看了就像我经历了。杨绛先生后下干校,见到钱钟书先生时有这样一句:“干校的默存又黑又瘦,简直换了个样儿,奇怪的是我还一见就认识。”,这么一句直白简单的话,特别是“奇怪的是我还一见就认识”,让我一下子站在了那个时间,那个地方,看到了那个场景,感受到了那种感受。
触动的还是平淡无奇的表达,写出感情竟然可以这么简单朴素,不需要有意的修饰。这跟上学时学到的很多用成语典故堆积起来的文章相比,简直太“简陋”,但却是那么真实,那么有接地气的感情。
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我知道一定有个原因是,从小不爱读书更不懂写作的我,对于这样大家已经“见惯不怪”的事情大惊小怪。有爱读书的朋友跟我说过,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这样的文章,有很多。但我还是想通过自己未开化的素养梳理一下这些简单的触动。
看过叶开老师(廖增湖)写的一本书,叫《写作课》,是根据他给中学生上写作课整理而成。书的开头就借用龙应台女士的话给写作下了个新颖的定义:写作是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仔细体会,让我惊喜。
几十年前的下放这事,我从父辈祖辈那里也听来过,但听到的讲述都很笼统,只是个大概的印象。这种听说就像你听到远处有个奇怪又熟悉的声音,并不能分辨它是什么,更不能看见细节。杨绛先生的书,却字字都在让人“看见”那个过程,那一件件实实在在发生,但却不被别人看见的小事。
杨绛先生可以让人“看见”这些事,不仅仅是她经历了,更是她体会了,思考了。每件小事的发生过程中她都在体会,就像机械式的习惯——可能这确实是她的一种习惯,是所有善于写作的人的习惯。这些体会印在了她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咀嚼,变成了文字,变成了可以让人看见的东西。
有了这种体会和沉淀,写出来的文字就可以真实,而真实的感受并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语。
我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三
当年的杨绛先生,身在干校,有时候和大伙一起劳动,一起上课学习,有时候独自走路,有时候只是呆呆地看着菜园;不管做什么,喜欢不喜欢,认真不认真,她的心都在做的事情上,或在体会所做的事情,或在观察周围的一切,或是在观察当下的自己。她就活在那个当下。那时候的人们多数都活在当下,是习惯了,当然也是没有太多机会不活在当下。
如今的我们,有一个通用的借口,就是生活节奏快,所以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活在当下。
我们有很多需要追逐的东西,占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的心要么在筹划或复盘某件事,工作、应酬、家务……,要么在评价某个人,喜欢、讨厌、自责……;我们的人要么在仓促地完成某项工作,交差、交差、交差……,要么在跑马灯式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吃饭、睡觉、旅游……。我们生活在当下,心却很少在这些当下停留。稍稍有点时间,我们还想通过所谓碎片化的时间,吸取所谓碎片化的知识,一些快餐式的知识。
乔布斯是移动互联网界响当当的人物,他的iphone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使用自己时间的方式。但是,他基本不让自己的孩子碰iphone,ipad!
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经济活动的产物。比如某音短视频app,很多人觉得有意思,用来打发无聊时间很好用,虽然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打发得有点过头,我们也不会责怪自己。但是这样的有意思其实是被人设计出来的。公司的目的是要盈利,而在互联网业,盈利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互联网用户。他们需要的不是用户本身,而是用户的精力,所以产品要有粘性,就是要把用户粘在产品上,不舍得走开。
细思极恐。
每天晚上,我们都可以记起白天的事情,但过了一周,一月,再回想却好像这一周一月里,自己什么也没做过,每天都和今天差不多。好像自己做了一个模糊的梦,只是,梦醒了,我们的生命并没有回到开始做梦的那个时候。
我们的生命是由几十年的时间组成的,我们只有几十年的精力,但我们周围有无数试图吸取我们精力的东西,而且是一群这方面的高手在天天想方设法达到这一目的。很惭愧,我们中的很多人也参与了这个过程,我自己就是一个。一天过去了不可怕,一周一月甚至一年过去了,也不可怕,但可以这样过去一天、一周、一月和一年,我们的一生就可以这样过去。我们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如果回想自己的一生,却发现记不起多少个时刻,那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手上有手机,家里有电视电脑,走在街上有各种屏幕、广告牌,连公交地铁的窗户上、电梯轿厢的墙壁上,甚至餐馆的纸巾盒上,都被充分地利用了起来,用来有意无意地粘住我们的精力,我们也有意无意地顺从了这种粘性。我们可以活在当下的机会并不太多,或者说我们周围有太多诱惑,让我们脱离当下。
我们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个时刻,很多个当下。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而是我们没有去感受,或者我们可以借口说我们没有机会去感受。
我们希望自己是个带着脑子活着的智慧生命,但却经常只是个活着的智慧生命,脑子去哪里了,我们也不清楚不记得了。
如果我们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停下一会,停止幻想,停止应付,停止关注任何屏幕上的东西,会怎样?如果我们和家人呆呆地面对面坐着,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只去体会当下,又会怎样?估计没几个人会这么干,至少我只是这么想想就有点焦虑,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那样太浪费时间了,我们没有时间去体会,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四
我对文学,甚至对所有的写作的看法,都彻底变了。
写作,写出的是信息,不管是为了说理,还是讲虚构的故事,亦或是写信等等,哪怕是传授知识的教科书,都是在表达和传输某种信息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思想,可能是知识,可能是感情,也可能是单纯的感受。而这些信息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有骨架,有血肉,有灵魂。
以前觉得一句话就能表达明白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是故意凑字数,是卖弄。过了这么多年我才明白,那一句话可能只是骨架,甚至只是骨架的概括,而要想让人从各各方面了解并理解这个信息,不光要有骨架,还要饱满有血有肉,还要有灵魂。围绕信息主体的补充,各种角度翻来覆去的说明是血肉,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知识或感情是灵魂。
血肉要饱满,就要内容丰富,写得多不是反复说相同的东西,不是不断找各种词语堆砌,而是用平常的语言从各种角度说明,直到这个信息主体没有语言和逻辑上的漏洞,而这需要的是对所有过去的“当下”的体验,仔细的体验。任何好的表述,感人的感受都基于实实在在的当下,才能让读的人就像感受到自己所经历的当下一样真实,没有真正的当下任何文字都是空洞的。
灵魂也要饱满,要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栩栩如生,贯穿始终,需要对其有真正深刻的感受和理解,需要对所有“当下”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以及围绕这些想法的深入思考和体会。
血肉是连续的,但灵魂可能不是,至少当你关注血肉的时候不是。灵魂靠的是完整读下来,整体思想的真实程度,细致程度,和深刻程度。灵魂通常隐藏在血肉身躯之中。
五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是真正有灵魂的,就像我们希望我们写出的文字有灵魂一样。而这两者有共同的基础,就是真切地对“当下”的体会,这些体会连续起来也许就构成了灵魂。
写作是一种传输知识、宣泄感情的方法,也是一种灵魂的升华。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像站在自己的灵魂之上,仔细观察它,总结它,甚至调整它。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的灵魂才更清晰,才不至于像喝醉了一样似有似无。
六
怎么基于当下的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是个技术活;怎么针对一个骨架填满血肉,也是个技术活;怎么把血肉组织得恰到好处地展现灵魂,也是个技术活。有人说主要靠多写,我写得太少,需要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