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酥其记
大英博物馆已被我列入伦敦最值得看的地方没有之一。
我并不是个狂热的历史迷,可是在其中走一遭还是觉得震撼。一方面是涵盖面之广,英国在鼎盛时期疯狂地从全世界搜罗的精品都汇集在这里,使你能于此饱览全世界文明。另一面是展品之精之多,一面走一面感叹。
第一站当然直奔埃及木乃伊展厅,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甚至比埃及开罗的博物馆更加丰富,详尽。有至少十几具不同时期的木乃伊,丰富的陪葬品,制作工艺展示。这也是我花时间最多的展馆。
Coffins
Mummies
Cat mummies
陪葬的Shabti
绘画
随后参观了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展厅,印象最深的是优雅流畅的人物雕像和各式器皿。
公元前1世纪的奥古斯都头像
萨腾胡船葬遗物(The Sutton Hoo Ship Burial)
撒克逊王族的遗物
国王的头盔
法国的皇家金杯,上面绘制的是St Agens对基督忠诚的故事
15世纪的盾牌
13世纪的主教权杖
谁能想得到这些可爱的棋子有700年以上的历史了?人物面部的雕刻栩栩如生。
钟表馆
19世纪中期珠宝
《女史箴图》
最后走到了亚洲区,经过米开朗琪罗的草稿,穿过许多画作和皮影,在最后一间屋子看见了唐代摹本的《女史箴图》。它放在房间的正中央,整个屋子暗暗的,只有画卷上打着光,清清淡淡的淡黄,像一抹通透的月光。
因为这幅画,房间里似乎平白多了几丝墨香茶香。
几个中国老先生老太太陆陆续续进来,大家都轻声细语,似乎怕惊扰什么。他们讨论画上的故事,评论乾隆的书法。在异乡见到自己国家的文物,说不上来是高兴还是遗憾。
几个年轻白人男孩坐在《女史箴图》房间的门外盯着屏幕上皮影的演示视频看得正开心;房间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成了一群中国人的缅怀,这里有我们的珍宝。一位外国老先生端着单反静静站在我们中间,仿佛也被这里的气氛所凝固。
中国瓷器馆
早就听说中国馆关闭了,要2017年才能重新开放,现在展出的仅仅只有瓷器。最后路过瓷器馆还是惊了一惊。据说中国最好的瓷器都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收纳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你说,看见自己国家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一堆一堆摆在人家的博物馆里是什么感觉?
陈列着中国各个时期的瓷器,精致完整如新。
最后离开时在大厅侧门看见了启蒙运动展厅,可惜没时间细看,只在门口匆匆一瞥。
尽管许许多多的文物来自于掠夺,但离开它们的故土来到这里,也许也是它们的幸事。帕特农神庙的门柱顶端的雕塑,埃及的罗赛塔石碑,包括中国的瓷器......在这里得以保存,免受战火人祸摧残。在这里免费向所有人敞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一睹人类文明的吉光片羽。
一直想给大英博物馆写篇游记,因为留下的印象太深。从埃及的木乃伊,古希腊的雕塑,非洲的木雕,到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中华文明固然精,却是世界文明的珍珠项链上其中一颗啊。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参观的途中遇见认真绘制文物花纹的老先生,给女儿讲解钟摆原理的年轻父亲,静静坐在米开朗琪罗的《The Epifania cartoon》前的老夫妇。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这里的每件文物。
有机会的话,也想去看看世界三大博物馆的其他两大,博一博物,心甘情愿做个沙滩上拾贝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