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球爸读书是左手王阳明,右手无条件养育,两种不相干的知识体系,渐渐在球爸脑海中有了交融。
初涉“无条件养育”的父母,经常会有各种的疑惑,是不是只要对孩子施加惩罚,管教就不是无条件养育了?无条件养育就是要一切顺着孩子的心愿吗?过去的那些养育方法真的不好吗?我是在“有条件”的养孩子吗?
不仅在“无条件养育”这件事上,我们在开始接受一套新的价值观的时候,都会遇到疑惑,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读,最后就像邯郸学步一样,新的东西没有彻底学会,老的方法又被自己彻底抛弃了,造成不尴不尬的局面。
如果从阳明心学的角度来看,也许会给你当下的疑惑,得到一些解答。
一切心法
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就是“知行合一,一切心法”,这句话好像挺浅显易懂,不就是知道什么事情,就干什么事情吗?比如我知道学钢琴对孩子好,所以就让孩子学钢琴,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对,这个理解是没有错的,但为什么好多孩子学钢琴都半途而废,不说成名成家,就是长大以后,都很少再碰钢琴,你当初到底是认为“学钢琴”对孩子好,还是“钢琴考级证书”对孩子好?
王阳明的曾祖父,王与准,早年在山中跟老师学《易经》,老师对王与准很看中,不仅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还劝他出山去当官,王与准的回答是:“昨天听您讲解’遁世无闷’,我愿意终生奉行此语”。听了王与准的这句话,老师是又羞又愧。
“遁世无闷”是《易经》里的一句卦辞,意思是君子即便身处无道的时代,即便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同,在避世的隐居种,也不会有半点寂寞和不愉快。
老师在易学的修为上,显然比王与准要高,但是只是有知而无行,讲的“遁世无闷”的道理,行为却奉行截然相反的功利主义。(《王阳明 一切心法》)而王与准才是真正把“遁世无闷”做到了知行合一。
这个故事也说明,王阳明的成就,并非他一人习得,而是几代人的家学渊源的积累,才成就了中国历史两个半完人的其中之一的王阳明(另一个是孔子,和半个曾国藩),所以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上进的同时,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要思考,我们有没有给孩子这样的表率和家庭氛围。
同样,你一方面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一方面又要求孩子“听大人的话”,“守规矩”,不说两者是南辕北辙,起码也是缘木求鱼吧。(这两者有何区别,文章后面会解释。)
当你奉行无条件养育之时,到底对它有没有真“知”。
育儿专家,小巫老师曾经说过,她把“无条件养育”看成是一种“道”,是一种养育价值观,球爸是深以为然的,道亦有道,法无定法,如果把“无条件养育”看作是“法”,就容易走向教条,死板的“规范化养育”,但如果作为价值观或者“道”,才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没有“无条件养育”!?
那什么是“无条件养育”的道呢?其实关于这一点,球爸也疑惑了好久。一方面,不要控制孩子,不要惩罚孩子,但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中,比如孩子蛀牙了,还要吃糖,那我要不要制止他,如果好言相劝,他还不听,我是不是能惩罚他……我制止孩子做一些我不能忍受的事情,这是不是就是给孩子施加条件了?
最近借着阳明圣人的理念,球爸才算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里不卖关子,球爸先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理解“无条件养育”,就是要忘掉“无条件”这三个字。“无条件养育”这个概念,也许只是提出者艾尔菲科恩玩的一个概念把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慢慢来说。
到底有没有“无条件养育”这回事呢?球爸大胆的说,有,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做的到。
自然界中,动物的养育方式就是无条件养育。母狮子养育小狮子,就是不带任何目的,它不是为了让小狮子以后成为狮王,或者等自己年迈了,小狮子能孝顺自己,所以母狮子养育小狮子只是以最朴素的基因传承关系,去养育孩子。
但如果让你不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不学习礼貌,甚至不学读书认字(这些一开始都是父母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你真的能做得到吗?这些不就是在养育中,给孩子附加的条件吗?
无论什么养育理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孩子好,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只是各种理念和父母,会对“好”和“优秀”,这个标签的定义不一样。
有的偏功利,有的偏感性,有的偏灵性……差异仅此而已。有了目标,你就不能说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了。因为你选择什么样的养育方式,这本身就已经是有条件的了,这个条件就是,“我给孩子的养育方式,必须符合我对孩子的‘优秀’标准”。
是“无条件养育”错了吗?
球爸认为,也没错,科恩博士的理论,在“为孩子好,让孩子更优秀”这个目标上,更有全面,也更符合当下社会对人的需求。但只是我认为,它不叫“无条件养育”,更严谨的表述,应该是“心灵养育”或者“心理养育”,而相对应的是“行为养育”。
从科恩博士的著作,《奖励的惩罚》、《无条件养育》你就能看出,他关注都是养育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感受,这和之前,是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养育观念截然不同,后者关注的是如何在养育过程种,控制孩子的行为。比如,他们主张不要抱孩子,因为那样会惯坏他们,你以后会要的更多。
而在《无条件养育》的开头,科恩博士就点出了他理论的主旨,“不是关注孩子做了什么(行为),而是他们是谁(心理)”。
所以,有条件养育和无条件养育,差别不在有没有条件,而是“为孩子好,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这个优秀的衡量标尺不同。
有条件养育的标尺是行为,通过管理孩子的行为,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所以他们才会提倡用各种规矩,家长的管教,来让孩子的行为,符合父母和社会的规范。其实这点,和儒家教育的“克己复礼”极其类似。
无条件养育的标尺是心理,通过管理孩子的心理,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提倡的是如何在孩子内心中建立“规矩”,培养自己的内在动力。
所以我才说,更严谨的表述,应该是”“心理养育”或者“心灵养育”。
那为什么要叫“无条件养育”呢,是科恩的失误吗?也不是。已球爸多年的经验猜测,这可能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的错误。
“无条件养育”这个名字,就天然就把养育理念归类为“有条件”和“无条件”。把“有条件”讲成是一种父母与孩子的一种交易,“你让我满意,我就会奖励,你让我不满意,我就会惩罚你”。很显然,“无条件”更有道德优势。相比“心理养育”和“行为养育”的对比来看,“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对比显然更有张力,推广的时候,也更讨巧。
球爸为什么要对一个名字叫什么这么认真呢?如果只是名称的辩驳,那球爸就未免有些迂腐了。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探索“无条件养育”的真知。
所以,球爸认为,“无条件养育”的核心,倒不在于察觉是不是“有条件”,而是在于,你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还是“心理感受”。很多时候相同的行为,反应出来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比如最近有位妈妈就跟球爸咨询,“孩子乱扔东西,到底该不该管”的问题。
球爸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妈妈去看到孩子扔东西行为底下的心理是什么。同样是扔东西,孩子可能是生气,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不同的心理需求,才有不同的因对策略。如果只是关注行为,也许你会强制孩子不许扔东西,或者放任孩子可以扔东西,这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关注心理成长和心理需求,才是无条件养育的核心。
法门无对错,只在精进
最后,有很多人问球爸,到底该用什么方法养育孩子呢,无条件养育虽然好,但也很麻烦,有时候我就是想用管教的方式,让孩子快点听我话,怎么办?
这里我还是想用王阳明“知行合一,一切心法”的理论来回答,只要你对自己养育理念清晰,你都会找到自己的法门,是管教还是不管教,惩罚还是不惩罚,只是各自法门不同而已。
举个例子:宗教和科学,都是探索世界真理的不同法门,那得道高僧和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谁更接近世界的真理呢?答案是,他们只是角度不同,没有高下之分,甚至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一样的,这种宗教和科学大道归一的情况经常发生。
但如果说,一个物理学本科生,和一个天主教的大主教相比,或者一个小沙弥和一个大学教授比,谁更接近世界的真理呢?这个差别就明显了,一定是大主教和大学教授更接近,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认知上,更精进。
换个例子,在儿童喂养上,也有两个流派,“科学派”和“自然派”。那是科学养育,每个阶段严格按科学指导,补充营养对孩子更好,还是自然养育,用顺其自然的方式喂养孩子更好。
答案也是一样,如果你自己不理解科学养育的认知,今天迷信这个专家,明天听那个专家,结果一定是一塌糊涂。
同样,如果你都不知道自然养育是怎么会是,只是觉得自然养育更省事儿,那养出来的,也一定就是个熊孩子。
但,只要你对自己的养育目标足够清晰的认知(道),是选择科学养育或者自然养育,只是法门不同而已,只要你在选择的这条路上不断精进,都会让孩子成为你心中“优秀的孩子”。
为什么“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去年这句特别流行的鸡汤,甚至成为一种反鸡汤的口号。转发过这句话的你想过没有,是道理错了,还是你错了?
如果只是懂了道理,却是对你的生活,毛都不会改变,唯有不断精进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改变。小巫老师说:追求真理的道路需要独行。这说明,真理不是告诉你的,需要“行”,真正做了,才能得到真理。
不仅行,还要独行,因为每个人都要追求自己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