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那】湛江的面目(看完刷新对这个城市的认识)

湛江的面目

文 | 这和那

- 关注这和那,一起发现活着的中国文化 -


在中国版图中,滨海城市有很多。

而要说其中哪个和海洋最亲密的,

那当属广东的湛江。

只是,世人知道广东的多,

而了解湛江的恐怕不多。

(湛江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沿着雷州半岛伸入南海,南边和海南岛只隔着狭窄的琼州海峡。制图@这和那,底图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大陆和海南之间,如果走海路,

湛江是必经之地。

很多人来到湛江,

其实是为了离开这里。

(因为特殊的区位,湛江成了海南岛南来北往的必经之途。制图@这和那,底图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人们匆忙路过,

也就很少去感受湛江的细节

事实上,

湛江可能比你之前已经了解的,

要更丰富一些

1.

从广州开车5个小时,

开过450公里的沈海高速,

就能到达湛江。

打开当地的地图,

发现东部蓝色的海洋中,

赫然出现“广州湾”。

很多人估计会和我类似的疑惑:

广州的海湾,怎么跑到湛江来了。

(在湛江东海岛的东北部,向北遥望南三岛,中间隔着海洋,叫广州湾,也是湛江港。摄影@许伟明

其实,这里的广州湾和广州市,

除了名字巧合之外,并无其他关系。

甚至,

“广州湾”这个名字出现的时间

比广州市还更早。

而且要说湛江这座城市,

不得不说广州湾。

广州湾是湛江市的旧称

这个名字,不仅涵盖海洋,还包括陆地

湛江由

一个半岛

30多个海岛

组成

除了北面接陆地外,

另外三面都是海,

“湾”更能形容它的地理特征

(湛江的海岸线曲曲折折,总长达2023.6公里,占广东省海岸线的46%,使它成为中国最长海岸线的地市。制图@这和那,底图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与海为邻,

既意味着可以靠海吃海,

也意味着更大的可能与未知。

湛江港是中国大陆通往

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

航程最短的港口。

海洋给这里带来船只、货物、财富,

以及曾经被强占的屈辱。

1899年,

法国人看中这里优越的港湾和地理位置,

从清政府手中强租广州湾。

闻一多先生著名的《七子之歌》中,

“广州湾”就是“七子”之一: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

那时,法国人将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范围,并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如今的霞山区街头,依然能见到当年法国人经营广州湾的痕迹,比如法国公使署、哥特式的天主教堂、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位于湛江霞山区海滨路的法国公使署,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是当时法国人控制湛江的权力中心。现在它为国家文保单位。摄影@许伟明

(法国人在湛江霞山区延安路上建造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距离法国公使署仅一个路口,目前仍做为天主教堂使用。)

(这张明信片上的“Ford Bayard”,是法国人当时对湛江霞山区一带的称呼“白雅特城”,为了纪念法国的远东战舰“白雅特号”而得名。)

这些建筑都已陈旧,它们见证了过去一百多年里的演变:法国人离开,日本人到来又离开,国民政府在1945年收回广州湾,后来定名湛江市。

(由于纬度较低又靠海,湛江的植被郁郁葱葱,城市老街里的树木散发着生机。摄影@许伟明

湛江海边的人,靠海吃海。

和吃最直接相关的两件事:

一是捕鱼、吃海鲜,

二是用海水晒盐。

(在湛江沿海地带,经常能看到农民将海水引入田中,让阳光充分曝晒,析出白色的海盐。摄影@许伟明

(徐闻角尾乡,是湛江的最南端。这里有大片壮观的浅海珊瑚礁。)

2.

对于居住这里的人而言,湛江是迁徙的终点。

而对更多的人而言,这里则是路过之所。

唐、宋、元、明几代,大批汉人从福建莆田、漳州一带迁至雷州半岛,带来了早已形成于福建一带的闽语,后发展为本地人数最多的居民,闽语也逐渐成了雷州半岛最通用的语言。

雷州话属闽南语系的一支代表方言,也是广东省内四大方言之一。

在雷州话的基础上,湛江还生长出了雷州歌、雷剧等民间歌谣和戏剧。

(雷剧折子戏《双下山》;摄影@广东文艺网)

由于人口来源的多元,粤语、闽语、客语三大方言在湛江均有分布,

湛江几乎是广东省内方言最为丰富复杂的地市。

三大方言中,说雷州话人数最多,约350万人;粤语(湛江白话)次之,约250万人;说涯话(客家话)的又次之,超过100万人。

由于地处大陆最南端,和海南岛仅隔着二十来公里宽的琼州海峡,因而湛江成了南来北往的必经通道。

(琼州海峡南北最大宽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宽度29.5公里。在没有飞机的年代,从湛江过琼州海峡,是前往海南岛最便捷选择。制图@这和那,底图@天地图)

历史上,那些不受皇帝待见的臣子,直接被贬去海南当官,经过湛江时,留下一些诗文和典故,于是便在这里积累下了丰富的“流域文化”。

其中最为有名者,当属苏东坡了。

宋绍圣四年(1097年),

苏东坡自惠州再贬海南儋县。

他从徐闻渡海,前去海南,

3年后遇赦北归,又从海南渡海到湛江。

今天的湛江,

依然是渡海的此岸和彼岸。

从徐闻海安港出发,汽车和人员可以坐渡轮过海,

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海口的秀英港。

更壮观的场景则是火车过海。

(在粤海铁路北港,原本一列火车分成两列,再分为四列,装入容量巨大的渡轮,摆渡到对岸的海口。摄影@剪月裁云)

3.

雷州半岛是新生代火山多发地带,

距今150万年开始到七八万年前,

这里火山活动频繁。

硇洲岛便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

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

(硇洲岛是湛江东边的岛外之岛,向东就是浩瀚的南海。岛上的硇洲灯塔,也是100多年前法国人建造的,与伦敦灯塔、好望角灯塔齐名的世界著名三大灯塔。摄影@m587979702)

位于湛江市区西南方向的湖光岩玛珥湖,

是距今14—16万年前由平地火山爆炸后

冷却下沉形成的玛珥式火山湖。

与火山活动同步的构造运动,

引发了地壳的升降和断裂,

造就了琼州海峡。

当火山归于平静以后,

火山岩也开始接受地表的各种风化和侵蚀,

火山灰也逐渐变成肥沃的土壤。

再加上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使得这里成为热带水果的天堂。

香蕉、芒果、良姜、剑麻、火龙果、木瓜、甘蔗、红橙……

我能想到的热带水果,

几乎都在这里被广泛种植,且特点出众。

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是菠萝蜜,

湛江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菠萝蜜。

第一次见到大树菠萝的人,应该会很惊讶,

硕大的菠萝蜜竟然是直接挂在粗壮的树干上的。

(湛江赤坎区三民路一带有一条“菠萝蜜一条街”,街上有很多专门卖菠萝蜜的店铺。新切开的菠萝蜜,香味和色泽都很迷人。摄影@许伟明

比菠萝蜜少一个字的是菠萝,

最让人惊讶的是,

中国有一半的菠萝产自湛江的徐闻县

(徐闻菠萝也是一年四季都有采摘,最密集的采摘期是3月底到6月,这期间的菠萝田里浸染了金黄的色彩。摄影@许伟明

(眼下正是菠萝集中收获的季节,在徐闻曲界镇的乡间,经常可以看到繁忙的农人和运载菠萝的小货车。摄影@许伟明

(沈海高速上,经常能看到大货车向外运送菠萝。借着这条老高速,今年最新鲜的菠萝,很快就将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桌上,丰富夏天的味道。摄影@许伟明

4.

湛江的民俗文化非常浓厚,

其中有很多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

石狗,是湛江地区很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湛江很多地方能够见到用玄武岩雕刻的石狗,

它们大小与形态不一,丰富多彩。

湛江博物馆的一侧,

数百只石狗被整齐地摆放,

有些石狗身上已经长出淡淡的青苔。

有些石狗呲牙咧嘴,

有些故作凶狠,

有些似乎还带点邪恶。

(在晴天的午后,来看望这个博物馆的小角落,感觉像是进入了宫崎骏电影里的某个场景。摄影@许伟明

石狗文化既是当地信俗的产物,

也源于雷州半岛先民古老的图腾崇拜,

并且和当地特有的雷神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

湛江傩舞,

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

祷神保平安的民俗舞蹈。

(湛江傩舞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古老生动,气氛热烈壮观,动作原始古朴,主要流行于乡村地区。摄影@许伟明

在傩舞表演中,

人们戴着面具扮演各路神灵,

其中雷神是主要的神灵。

(雷神包括雷首公,和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下图为“南雷神”的面具。摄影@许伟明

湛江人中,有很大部分

是唐、宋后从福建莆田迁徒而来。

唐初,唐太宗“徙闽民于会州(即雷州)”,

很多福建莆田人再次来到雷州半岛。

福建沿海的妈祖信仰,

也跟着来到湛江,

湛江沿海地区很多地方建有供奉妈祖的“天后宫”。

湛江的信俗活动中,

有一种绝技表演叫穿令箭,

这种习俗充满了惊险和神秘的色彩。

在年例游神活动中,

用尖锐的金属令箭穿过表演者的腮部。

游神活动结束之后将令箭拔出,

用香灰擦在伤口上,

却看不见洞口和流血痕迹,

让人又惊又叹。

广东很多地方都有舞龙舞狮的习俗。

而在湛江东海岛,

当地人则表演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人龙舞”。

(东海岛的人龙舞,从龙头到龙尾,全部由人的身体连接而成,多者达数百人。摄影@关威)

世代居住在大海之间的人,

或许最善于在海浪中搏击,

同时又最知道个体和渺小与无力。

人们创造了一种必须依靠充沛力量和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表演。

在海天相接的地方,人龙来回舞动,

人之于海洋,终于不再是微不足道。



世间造物,无非这和那。 

侗族的大歌,苗族的刺绣,黎族的锦。江南的扇子,南方的木雕,北方的剪纸。东部的细腻,西北的粗犷,西南的多彩……

中国何其大,文化何其美。

这和那,长期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曾走访过中国60多个民族文化地区,深入采访近百项非物质遗产。

所有的文化都是生长于大地之上的。这和那将对传统文化的观察,融入于对当地城市、乡村的地理走访,让文化在大地上获得重新繁茂的能量,也让大地上的风景因文化变得更加有有趣和鲜活。

目前我们的走访仍在持续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填完那些心理测试,为了在别人面前装得正常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回到家总要遗憾一会儿。也不知道是在遗憾什么,也许是...
    顾默之阅读 328评论 0 0
  • 男兒忠骨浸黃沙 金戈征天涯 身後獄下馬燈 故人算是家 清明霢霂 階下落雨 傘青衣如畫 隆冬新雪廿八 償君青石黑瓦 ...
    學者說你得對你自己嚴謹阅读 251评论 0 0
  • 半缕烟 一根缰绳上拴着两种动物 一种是驴 一种是人 驴展现脊背展现四肢 露脸露蹄露尻蛋蛋 人装饰房子装饰车子 ...
    半缕烟阅读 399评论 2 3
  • 星期一/阴有小雪 又是一周的开始,我的工作仍旧与往常一样,在迷茫与稍有所得中盘旋。 可能是财经新闻比较专业,我觉得...
    酒久里个丸子阅读 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