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带来分离,当你评判自己时,你在远离自己;当你评判他人时,你在远离他人。
评判就像是一个巨大惯性,每时每刻,在每一个情景里,我们都容易进入评判,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
因为评判,我们很难与他人产生亲密感。
当你看到这段话时,是什么感觉?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就极其认同,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以好坏对错进行评价,而这样其实对学生的改变没有实质帮助,记得我在国际学校工作期间,很多老师都诧异为什么学生和我关系那么好,其实我只做了一件事:不简单地以对错评定他们的行为。
曾经有个学生情绪冲动,常和同学发火甚至动手,即使其他老师指出他错误甚至给予处分,却依旧还会发生。恰巧一次碰到他动手打架,我通过沟通了解到他知道自己脾气大,但认为无法改变。于是我和他分享了情绪大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并告知他情绪是有方法可以改变的。她听到后双眼放光,表示愿意改变。就这样他开始学习控制情绪,之后冲突的也明显减少了。
曾经我认为孩子犯错很多时候都是度掌握不好,或者没有方法,所以更多的是给他们方法。但是看了《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后,我更认可其实孩子一直在用自认可行的方式解决自己需求,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和责备,而是理解。托马斯·戈登博士在书中指出两个原则(如果父母能够采用这原则对孩子,家庭生活会减少纷争)
原则一:孩子和成人一样,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们也会努力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则二:孩子并不是不乖,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一些重要需求而采取行动。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自动保护自己,方式是找理由保卫观点!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谈话场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你怎么能那样和他讲话呢?”、“不是你说的那样,……”,而此时对方也会找出一堆理由来辩解。所以这哪里是交流,分明是一场断论式的辩论战嘛!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其实是希望对方做出改变,但事与愿违。当我们认为对方错了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意识地站在自己角度在评判对方了!这样会让我们忽视对方真正的感受和需求,而满足了对方需求才可能改变别人的方法或行为!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书中提醒我们不评判也包括不赞美,因为它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这点我是能够理解的,在动机理论学习时是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分。内在动机是指行为纯粹出于对事物本身价值的重视,比如阅读受益的人继续阅读、跑步身体受益的跑友……,它能够让我们长久保持做事的热情、克服困难;而外在动机是指行为是为了得到外在的奖赏或躲避惩罚去做事情,如儿童做大人夸奖的事情、公司规定不做会处罚的规定……无论批评、指责还是赞美其实都属于外部动机。
所以不论是和谁交流,当我们能够不去评判的时候,便会发现事情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能够摆脱情绪,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并找到共赢的方法。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不评判,有效倾听呢?
1、放下主观意见:
当我们看一件事的时候放下自己的主观的猜想(少点内心戏),我们经常会在现实事情发生时结合自己过往经历给予很多假设。
比如:看到对方没有支持自己的观点,想对方和自己有矛盾公报私仇;看到对方没有按时出现,想的是对方不重视自己;给对方发了信息没回复,想的是对方不愿意理自己等(可能想的不是这个,而是别的,却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2、倾听:
书里讲倾听是沟通的根本,而很多人其实不会倾听,倾听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同频回应,你呼我应!武志红曾经说过“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
比如孩子说不想写作了,父母需要放下自己所有想法、哪怕认为孩子应该写作业,去应听听孩子的想法。
3、陈述事实和感受:
想想当我们听到孩子说“我不想写作业了”,大多数家长的反应是如何的?“怎么能不写作业呢?……“扒拉扒拉讲一堆道理,或是”不行、必须写!“……这些都带有了主观的评判。
要放下评判,倾听后需要做的就是陈述事实并说出对方可能的感受,比如回复孩子”你不想写做了,是因为今天太多了,觉得累吗?“,或者“你不想写作业了,是因为都会做了,觉得烦吗?”……
上面的做法我只是从父母子女角度讲的,其实在平时沟通过程中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相信当我们学会不评判的倾听时,奇迹就会产生。因为倾听时有力量的!
让我们把倾听送给所有人!
把倾听送给父母,把倾听送给伴侣,把倾听送给朋友,把倾听送给自己。
施与与接受,本就是同一件事,送出的时候就是收获的时候。
倾听,是我们能送出的最好的礼物。这份礼物同时丰盛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