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文字和故事总是能深入人心。在这部小说里,我试图假借一位生活在明代的小文人,诉说他曾在黄河岸上生发出来的故事和情怀,借以描写故土,抒发世若春梦之感,亦试图窥探文人小说繁盛的那个遥远时代……
36.
“今日虽然应承了肃王千岁,要在半月之内破得此贼,也好为夫人报仇。可是,这贼人如何能破呢”?
原来这陶宝山对于破贼之事毫无头绪,但是大男儿行事要有魄力,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给自己一些压力,又怎能对得起肃王栽培,成就一番事业呢?
整整一个下午,陶宝山都在院落里思索此事。不想想来想去,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对策来。陶宝山心里觉得异常烦闷,吃多了一些酒,便倒头睡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模模糊糊间,陶宝山突然看见夫人一身河水,血淋林地站在床边哭泣,“相公,你我夫妻三载有余,不想今年中秋节将至,你我二人却天人两隔,叫人好是伤悲”。陶宝山只听见夫人越哭越厉害,好像还在怪他没有为她报仇。
“夫人,我”!陶宝山挣扎着醒来,哪还有夫人的影子,却原来是一场梦。
“哎,去年此时,你我还在永登城内,为中秋节做准备,不想今年却阴阳殊途,真是造化弄人……”
想到此处,陶宝山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中秋节,再过三日就是中秋节了,夫人,你的大仇可以得报了”!陶宝山说着,点了三炷香,向着河口方向说道,“夫人托梦,让相公想到了破贼妙计。夫人放心,今年的中秋节,就是那些贼人的死期”。
经过这一场梦,陶宝山心内想定了破贼妙计,便立即叫人传沙捕头过来,令他到城门口查探贼人动向。在用过晚饭之后,陶宝山又叫人找了一份地图过来,一直看到深夜,才朦胧睡去。
37.
第二日一大早,李明便来到了陶宝山的住所。
“末将见过陶大人”。那李校尉向着陶宝山行了礼,又继续说道,“大人叫末将今日前来,不知大人是否已经有了那破敌之计”?
“李校尉,本官确是有一计策,至于是否妥当,还需要和李校尉商议”。陶宝山说着,便将自己所想的计谋说了出来。
“大人好计谋,此计占尽天时,如此一来,那贼人必败无疑”。
原来陶宝山想到中秋节将至,那些贼人必然也如他们一般,必定要在那日饮酒作乐,那时他们防守松懈,正是最好的进攻时机。
二人正说着,只见沙捕头一脸喜色地步入进来,“恭喜大人,小人按照大人吩咐去城门查探,那些贼人果然混入了城内,想请城内的戏班前去山寨唱戏。小人便和那班主说了,偷偷将我们的十几个人混了进去”。
“好,真是天助我也,这次管叫那伙贼人死无葬身之地”!
“大人真乃神人也,所有的事情都想得如此周到,末将佩服”。
“李校尉谬赞了,我只是略施小计罢了,真正的攻山拔寨还得靠李校尉和沙捕头二人冲锋陷阵”。
李校尉和沙捕头听了,互相看了一眼,抱拳齐声说道,“愿听大人差遣”。
陶宝山听了自然高兴,便对着李校尉和沙捕头二人说道,“我们就定于中秋节这天进攻。到时候,李校尉需备足军粮,在八月十四日夜里,选一处上游水缓处,用那二十支渡船将四百兵勇运过河岸,再悄悄行到贼人山寨附近隐蔽埋伏。沙捕头则要时刻注意与混进山寨的人联系,等到贼人酒过三巡,让他们放火为号,我们一起攻上山去,那些贼人就必败无疑了”。
陶宝山将这破敌之计与他二人说了,并吩咐道,“此事只有我们三人知晓,千万不要走漏了风声,破贼之事,成败在此一举,还望二位谨慎对待”。
李校尉与沙捕头自然答应,从陶宝山处回来之后,便开始各自准备。
【连载】《河秋一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