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你和孩子“相爱相杀”,欲罢不能。
01
家长课学员群里正在讨论一个话题:与孩子相处中的情绪失控与情绪管理。
一位家长分享道:
“平日里,我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但在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我却无法管控好情绪。”
这位家长7岁的孩子是个“慢性子”。
她每天回来不是抓紧写作业,而是做她喜欢的事:玩自编自导的游戏、画画、做手工。在反复强调和催促下,她才不情愿的去准备。关键她写作业也很慢,这位家长之前不温不火的“愠怒”,在这个环节彻底爆发了。
她描述道:
前两天写数学,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平时会算钱,写成题目了就不会了,我越想看越气,一句话劈头盖脸就骂过去:“怎么这么笨!”“还有心思画画做手工?,以后回来不许做这些没用的事浪费时间!”骂完问题更严重了,连题都读不清楚。
每次发脾气都很后悔,但每次都情不自禁:
“其他事情我都能包容孩子,比如要买个吃的,买个玩具,买条裙子,想去哪儿玩或旅游,唯独学习这件事我控制不了——总是反应这么慢,效率这么低,还不抓紧时间,以后成绩不好哪能有出息?我替她以后着急呀。”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情绪管理问题,但从根子上说,这是一个认知问题。
每种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想法。这些想法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观念系统。
我们习惯性的出现一些让人困扰的行为和情绪,是因为我们从未认真梳理和看清楚它们,以及它们背后的观念。
02
这位家长的情绪及背后的想法是:
因为孩子“回来不抓紧时间写作业,而是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浪费时间”而生气;
因为孩子“真是没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而失望;
因为“学习不好以后就没出息,人生就不会幸福”而担心。
也就是说,这位家长行为背后有几个预设:
兴趣爱好是没用的,花功夫在这些上面是浪费时间的;
只有学好学校规定的“学科知识”,才是有用的人;
学习成绩决定了未来是否成功,人生是否幸福。
这个逻辑是我们这代人从小一直遵从的,按理说应该是正确的。
但是,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这么长成了,似乎幸福感也并不高。
更重要的是,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不时让我们产生摇摆和焦虑感:
用20年前的方法养育,孩子还能适应20年以后的社会吗?
如果不按照这个传统的观念养育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未来,互联网时代,甚至是人工智能时代,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
03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固有的想法是:
兴趣爱好会占用学习时间,孩子不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全心投入学习才有好未来。
我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天资聪颖,从小喜欢画画。可惜他在一个学习竞争异常激烈的区域就读。父母考虑到学业紧张,希望孩子全心投入到学习中,于是在小学期间把孩子的兴趣班都停了,包括画画。
不仅如此,父母俩为了让孩子考上名中学、名大学,也一心一意扑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几年后,孩子考取了著名的人大附中。
在强手如林的人大附中,在“快马加鞭”的父母管教下,孩子最终不堪重负。堆积在心底的“压抑”“厌烦”和“无意义感”开始在青春期爆发。以往听话的孩子完全变样,直到去年发展到不去上学,目前正在接受家庭心理治疗。
原本这个孩子的人生会有很多精彩的可能,但是父母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无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乐趣和需要,把孩子逼上一条灰暗之路。
04
研究生期间,我辅导过一个学美术的孩子。他计划考一所美院,但学习成绩不理想。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因为不喜欢老师枯燥的讲课方式,他大部分文化课都在睡觉。
好在他的父母比较开明,在他表示不愿去上学后,父母向学校申请孩子每天下午可以在家复习,并请我给他做全科辅导。
在和这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他告诉我,如果不是因为“画画”这个兴趣,他早就不想念书了。为了能考进一所理想的美院,继续学习美术,才坚持到现在。
在建立好平等、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我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辅导至中考,其文化成绩提高了150分。此后的高中他也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最终考上了四川美院。
同样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因为有了兴趣的支撑和引导,这个孩子渡过难关,走上了一条自己认为的“幸福之路”。
正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他所说的“最高目标”,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05
也许你会说,学习不好以后谈什么发展,谈什么幸福人生?
“幸福”这个东西,是一个主观的体验。它来自做自己喜欢事情的过程,和别人无关。
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罗素说:
任何一个能够发挥某种特殊技能的人都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只要他在发挥技能的过程中感到满足,不苛求公众的赞誉就行。
我妈妈对种植特别感兴趣。
她做了一行与此相关的生意——销售种子。这一做就是30多年,她一边卖也一边种,只要是她自己销售的品种,她都种,而且都种得很好。她很喜欢研究各种种子生长特点和适合的种植方法,对客户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游刃有余的有效应对。在这方面,她就是一个专家,也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如今退休了,她仍然酷爱种植,还尝试着种各种新品种。
她不仅用已有的土地种,还自己开荒种,而且种什么都能丰收。
我们几个子女劝她,年纪大了在家多歇着,别累坏了身体。
她告诉我们:“种植本身是一件最保养身体的事情,从播种到收获,都是愉悦的。”
她乐此不疲,幸福感很高。因为她是真心喜欢做这件事,收益和赞誉只是附加价值。
06
说到这儿,我想方向已经明确了。
但是,你心里可能还隐隐觉得,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做些什么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在这样的时代获得幸福感呢?
人工智能专家,“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对AI时代人们的教育和个人发展提供的建议:
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以由机器来完成。
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学习要追随兴趣,兴趣一般是那些比较有深度的东西。
所以只要追随兴趣,就更可能找到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掉的工作。
这段建议,似乎给了我们比较具体的指引:要重视创造性、情感交流、审美、艺术、综合理解能力等这些人类独特的能力发展。
但我更愿意理解为,不要再将我们对成功、幸福的定义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支持他们做自己。
作为父母,如果一定要为孩子做点什么,那就是让你的观念系统与时俱进——用长远的、更灵活的视角面对未来,帮助孩子发现兴趣,并着力培养这个兴趣。
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我们就不会再为逼孩子做不感兴趣的事情而焦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