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宝山区2008年幼小衔接宣讲会,万校长提到了三方面的说明,其中有一项为“如何做有为的父母”。
何为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万校长分别从心理准备,生活准备和学习准备上给予了一些建议,也让我这个作为幼升小儿童的家长开始了关于学习准备上的一些认真思考和规划。本文先不谈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了,针对一年级语文学习,罗列一些父母可为的部分。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年级语文由哪些版块构成:
识字,写字(包括笔画笔顺),拼音(包括语调),组词、句子、看图说话。
【识字】的板块会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一般小学语文课本上面,都会发现每一课的生字表会有两个,一个是要求会认的字,一个是要求会写的字,会认的字比会写的要多。
会认的定义是什么呢?并不是说我们认识了这个字,知道它读什么就完了。认识这个字具体表现在它怎么读?它代表什么意思?它可以和哪些字组成词语,他们组成的词语又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这几个要求是一步一步递进的,这才是一年级语文认字的定义和目标。
现在小学教育里所有的生字都是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也就是在某一篇课文里的,不会单独出现某个字的认读,所以不存在就字论字的情况,也不要再用死记硬背去记忆汉字。当我们把文字放在语言环境里去认识,就像连带着生活背景去认识一个陌生人。这样我们就不仅知道了他的名字,知道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讲故事看绘本一定是不管上学前还是上学后的识字好方法,给孩子大量的场景积累,要继续坚持亲子阅读习惯,引导孩子由从前的听故事转向读故事。
现阶段我们从之前的广读绘本(晚上随孩子心意挑三本)改成了精读某几个系列(是我挑选好的),选用一套孩子比较喜欢的简单绘本,图画信息和字面信息对应度高,而且画面清晰简单的这种,比如《淘弟有个大世界》。
上面三图都出自《淘弟有个大世界之没关系》,像没关系这个词就会高频出现。
每天晚上请齐绩通过指读《淘弟有个大世界》慢慢拓展识字量和成就感。选择这套书来开启认字,因为该书画面和文字对应性很强,字体偏幼儿风,而且每一册会有一个主题,同一个词语会高频出现,便于孩子去了解这个字,这个词的不同组合和表述。这套循环几次到他流利阅读后,准备用宝宝的物理学这套书,也是因为画面简单,某几个字词会高频出现。这两套书是孩子已有书里面比较复合初期要求的,就选了这两个,大家可以从自己已有绘本中挑选画面和文字对应度高,且主题词语会高频出现的绘本。
那么如何评估孩子是否认识了字呢?朗读课文或绘本是最直接的方法。不管是上小学后照着课本来还是上小学前照着父母给孩子挑选的读物教材,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复习每天课程的时候,让孩子把课文大声朗读出来,如果孩子朗读流畅饱满,没有磕巴,就基本可以认为这一课的生字认识问题解决了,如果读起来略有犹豫,说明孩子认识了这个字,但还不够熟悉,不能够一见面就打招呼。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多读几遍课文或学习材料,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读。
我们还要结合生字自己造一个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与课本或学习材料里不同的)给孩子认认看,读读看。因为有的时候孩子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是因为孩子有很好的记忆能力,他几乎能够背下整篇课文,但其实并没有记住这个生字,换了一个地方就不认识了,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编写几句有这个字在不同词组下的句子,见识了这个字在不同地方出现,和不同的字组成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就会对这个字有深刻的印象和多面的认识了。
家长如果对汉字有个框架的了解,就会发现汉字从结构上来说,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就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等了。这个概念对于认字和写字都大有帮助。
一年级会接触很多的独体字(比如上,女,木等)。把独体字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做成纸卡,和孩子玩不同的排列组合也是一个有趣有效果的方法。比如今天学了奶奶的“奶”,就分别找出“女”和“乃”两个构件,然后想象它们分别还可以和什么组成别的字:“女”和“马”组合成为妈妈的妈,还有有姑姑,妹妹都可以,孩子们对这种发现会觉得有兴趣,同时在更高层面理解了汉字的组成,从结构思维去记汉字。如果孩子接纳力足够的话,还可以延伸出去,讲讲女这个独体字在作为别的字的偏旁部首的时候,通常会和女性有关,这样去进行一些拓展和寻找更多的字。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后,可以选两张纸卡排列出更多的字。
【写字】写字的重点是笔画和笔顺。笔画要放到具体的汉字中去认识和记忆,不能孤立的去机械记忆,所以讲解笔画时一定要举例汉字,单纯的笔画描红就不适合了,最好有一个笔画,有一个汉字对应理解,这就需要父母对描红本下意识的进行一些挑选或组合了。遇到长短不协调,少钩少提的笔画问题最好在孩子第一次书写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予以纠正。书写顺序更加需要督促,笔者曾经认为只要能把字写出来就好了,固定笔顺是不是有点刻意了,但是正确的笔顺确实会给书写带来流利感以及美感,如果孩子觉得写字舒服不别扭,写出的字也比较好看,是不是会更加促进他喜欢写字呢,所以在对汉字形成记忆的最初,就尽量记忆正确的书写顺序,一旦把错误的笔画顺序牢记下来,就容易形成定势,即变成习惯性,返回来再纠正很难。认识到很难纠正的严重性后我采用了要么不写,要写就要把笔顺体现出来,读出来的写法,每一排字不需要完整,第一排字按照笔顺的递进方式写。
还有一种容易出现的书写问题是镜面现象,也就是孩子书写的汉字像是正确的汉字照镜子一样,刚刚好是翻过来的(比如可,七等字像p和q,b和d那样),我小时候经常犯,我的孩子现在也常会这样。
这个现象是低年级的孩子都有的,而且很多。碰上这样的情况可以提醒,但是不要严厉纠正镜面现象,往往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自行得到。
【拼音】拼音现在有的学校是一开始就学,也有的学校是开始时不学,到学期的中间学,在小学教学大纲里大概都是有一个到一个半月的学习时间。
拼音是学习中文汉字的一种工具,不用太紧张,对于本来就说普通话的孩子,只要把本来就会说的汉字读音分解成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音调,然后把它们写下来,找到规律,利用规律,就能给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比如:爸ba,分成“b”,“a”,“b~a~”,四声,妈ma,分成“m”,“a”,“m~a~”,一声,大da,分成“d”,“a”,“d~a~”,四声这样子拆分和找规律,用同一个韵母和不同声母组合,同一个声母和不同韵母组合等等。
声母韵母学校老师会教,如果家长在家里再进行一些这样的拆分,帮助孩子形成更好的巩固,以及对拼音的整体理解。这样可以掌握和拼读出大部分汉字了,对于易混淆的几个韵母和整体音节就靠多多提醒和记忆了。
【组词、造句、看图说话】这三个方面都和孩子的阅读量有关。这个阅读不是简单让孩子拿起一本书去看,是由孩子唱过的儿歌,听过的睡前故事,看过的绘本,讨论过的话题(动画片,小实验,旅游等)更加立体的语言习得。
组词第一阶段,能准确给出包含指定一个字的词语,这个通过“词语接龙”游戏可以让孩子大量习得。
第二阶段,能够给出包含指定字的多个词语,那么可以从我们说有“红”字的词语开始,看谁想到的多。
造句是一个孩子从口头到书面的一个过程,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交流说话都没有问题,为何不能转变为书面呢,除了需要会写字,会拼音,还需要词句的储备和流利的搜索力,当孩子还没有拥有足够的储备和搜索时,他是造不出来的,所以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引导。
看图说话就是结合理解力,积累的组词造句力以及综合概括能力了,那么需要父母在绘本阅读中去问一问孩子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这个故事里的谁具有什么特点,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了,类似这样的引导训练,让孩子更加理解画面,提炼主题。
我们家孩子这几天总是想写自己的书,会拿一个本子画上一些东西,人物和场景,然后编一个故事,请我们把对白写上去,也非常喜欢把自己的书讲给别人听,我想父母们也可以陪同孩子创作一些图,然后请他讲出来或者大家跟着一个主题去创作图画和文字,也是对看图说话,写作文打下基础了。
入学后:
1,养成预习习惯,第二天的课前一天读一读,把生字生词圈出来。
2,每一课大声朗读到流利。
3,笔画笔顺要盯。
4,错字错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