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孩子不想去学校,我内心不淡定了,虽然表面故作镇定,但是内心升起了恐惧感,只想快点解决目前的状况。
应对:安抚孩子情绪,故作镇定的等待,超理智的说理
感受:感到恐惧、焦虑、一点点愤怒、无助
观点:1.孩子就应该按时上学,不上学就没有未来,不上学就废了。(焦虑、恐惧感的来源: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安全感的缺失)
2.已经请假一天了,答应今天上学的就该去,不去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孩子会一直挑战底线(焦虑、恐惧感的来源:界限感的缺失)
3.不上学我就要和老师请假,经常请假老师会对我失望,老师会觉得我没做好,我应该用孩子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来回报老师,
来证明我是对的。我是值得被好好对待的(恐惧感的来源:不好好表现或做事情不够完美就会被指责,害怕别人不满意,别人不满意我就完蛋了)
期待:对孩子:自觉读书,写作业,不要我提醒。我会感到开心和安心,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愤怒感的来源:别人要用好的表现满足我的价值感,
习惯向外索取回报,感受不到回报就会生气)。
对自己:期待自己是个能干的人,能搞定事情(恐惧感的来源:不好好表现或做事情不够完美就会被指责,会失去拥有的美好)
对老公:能照顾我的感受经常能和我链接,不要听他讲道理,要听我的话(恐惧感的来源:他不听我的就表示他不爱我)
渴望:对老公:
1.渴望被重视,我说什么他能听进去,听不进去就是不重视
2.把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省钱放第一位
3.多陪伴我,不要总是想着出去打游戏
4.渴望被及时回应(愤怒感的来源:有付出感,向外索取,索取回报)
自我:失望、焦虑、自我价值感低、与内在失去联系
博取孩子的同情和理解,让孩子照顾你的情绪就是一种索取
觉察与思考:
我看了武志红的那篇文章——“是的,当父母的就是无法理解孩子”,关于孩子青春期的,文章内容恰好是我想要知道的,
当孩子在上不上学这个问题上痛苦挣扎的过程中、在我的期望和孩子的渴望的冲突中来回拉锯的时候,在孩子“武力”攻击爸爸的时候,
说真的当时我是看不到孩子的,我只感受到了自己的恐惧、焦虑和愤怒,很想逃离。脑子里涌现的只有观点,只想尽快解决孩子的情绪,
让她快点去学校,缓解我的恐惧。此时的我是向外索取的,和孩子是没有链接的。
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她在争取什么?
第一来自于父母对她的期待:学习成绩的期待,主要是我不一致的应对(表面上说孩子只要上学就可以其他作业什么的可以不管,实际上呢,
给她报补习班,言行举止上都期望她提高成绩)
第二来自青春期的心理成长
孩子几乎是用喊的方式说出:“我就是要挑战你们,我就是要与众不同,我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我从孩子话语和行为上,以及事后平静
心态下的对话中证实了孩子在试探“规则”的边界,并尝试打破,既想独立又想依赖的心理冲突。她在摇旗呐喊,释放她的攻击性,她在用
打破规则的方式来宣告独立,告诉我们她可以做决定,她可以把控自己的人生,就像文章中说的:这对她来说就是一场战斗,打赢了,通往
成人的道路将被打通,她才可以踏上自由之路。“她需要朝向安全的人辩论、争斗,最后以胜利表达释放,所有幻想和理想化成功外化,她
才能在以后道路中坚强独立。”现实中她需要一个既能包容她又能让她释放攻击性的对象,那个让她感觉安全的对象就是父母了。这就解释
了她为什么会攻击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给她安全感,她将向内攻击自己。
怎么接孩子的“挑战呢”?如何陪伴她打赢这场战斗呢?
1.不逃避,不镇压,不交易,不报复
2.如果孩子想和你辩论,那就和她论论,最后不漏痕迹的让孩子赢就可以了。
3.学会一致性应对,不要害怕冲突,有冲突孩子和自己才能成长(孩子不怕冲突,怕冲突的人是我)
4.充分的爱与尊重
5.自我成长,注满自己的价值感瓶子
参考文章:
"是的,当父母的就是无法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