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的兴趣,最近学了些心理学课程,顺手把自己的所学回顾整理,分享一下:
我相信很多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扰,尤其是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浮躁,人情越来越淡薄,让很多人忽略了人际关系的经营,导致自己在各种场合里面都很不顺心。那今天就来讲讲解锁人际关系的三个真相:
第一、 严以律他,宽以待人,是我们惯用的伎俩
我相信你看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明明垃圾桶就在自己的工位旁边,不好好扔垃圾,却要求保洁阿姨一天24小时保证你上班环境的整洁;再比如,你看到一位爸爸在看到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就开始大吼大叫赶孩子去读书学习,转个身他自己就躺在床上,跟吸鸦片似的乐此不彼;再比如,女主总是嫌弃男主没本事,赚不了大钱,可是自己却依然频繁逛街,过度消费……用心去留意周围生活的发生的各种片段,你就会发现,大部分人总是要求别人太多,而要求自己太少。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类人在人际关系当中危机频发的根本原因。
论语中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里要讲的是就算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因为你想要的可能并不是别人想要的,你所要求的并不是对方所追求的。
心理治疗大师罗伯特 · 麦克唐纳( Robert McDonald )在教授处理感情关系问题的技巧时说:在有痛苦的两人关系中,感到痛苦的人就是该做出改变的人!
因此,如果你觉得你在某种人际关系当中感到痛苦,你不妨把我们惯用伎俩放一放,转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你可能就会在某一天突然觉得原来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
第二、 除非你允许,否则没有人能伤害到你
很奇怪,自从原生家庭这个词出现以后,很多人动不动就拿原生家庭这个来背锅。其实大多数人在“旧我”时期都会有这种执念,只是不敢在公开场合表达出来,内心都曾无数次的怨恨过,甚至怪罪自己的父母。其实不只是原生家庭,所有的关系都一样,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怪罪他人。
但是往往我们忽略了一点,在任何体验里,我们都不是被动的承受者。在所谓的伤害发生或者消退的时候,我们都做了决定,允许或者推动它。如果不是我们的心打开,允许让别人来伤害,那么即便对方的字眼再丑陋,言语再肮脏,那也不过是一阵风吹过而已,根本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所以当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为什么会把心门打开去接受所谓的伤害,而不是去怪罪谁先出的手。
第三、 你必须要为此负全责,即使处在关系中
举个例子,你和小王共同抗一袋米上楼,小王不小心手滑把米掉下来,米撒了一地,请问谁负责?你肯定会说那肯定是小王负责的。
其实真相是,你要负责,而且负全责。为什么?
因为当你要对方负全责的时候,你就把你自己的内在力量全部交给对方,你在等着他道歉,等着他安抚你的情绪,你在等着他行动,比方把整袋米捡起来顺便道个歉等等,那如果对方并没有如你所愿有所表示,你是不是就陷入深深的不舒适感呢?如果会,那么既然你认为是他的错,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为什么还要你自己去偿付不舒适感的代价呢?应该是他去偿付才对啊。
你看,多数人都会在这个点不停的跌宕。而如果此时,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负起全责来,接下来的主导思想一定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请问此时的“我”还会在情感上出现内耗和冲突吗?肯定不会了。
那请问这个时候内在力量在谁身上呢?是的,在我身上。
所以,要是把这种账作为买卖的话,是算在你身上划算呢,还是算在他人身上划算呢?这种帐哪一种算法你认为性价比最高呢?我想你一定算的清楚。
莫拉格•巴雷特在《精简社交》也表示:人际关系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因此从宽恕他人,严以律己开始做好自己,也许生活中很多人际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