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放假在家,经常听到爸妈说的话就是“凡事往前赶一点”。
学车当然要催,我自己也理亏,前前后后折腾了小一周了,刷脸一次也没成功过,学车的手续繁难,报名,面签,刷脸还有种种限制。每次走在驾校破败阴暗的走廊里,站在挂着铁锁的大门前。总有些恐惧,倒不是对学车这件事本身的恐惧,是对未来未知事情的:我现在的一举一动,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根本没有未来这个事物的出现。
早晨起得极晚,洗脸刷牙,没有刷脸。之前看到的一个理论挺逗的,说你在洗脸刷牙时并不会感到烦躁、不安,因为它已经变成习惯。一旦成为习惯,就有长篇大论的印证来说明习惯是如何作用于一个人身体与心灵,使得他变得卓越或是堕落。
我自小就被寄予期望来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凡事要往前赶一点。譬如在发下作业来就把作业写完,在暑假的前几天就能完成各项任务。很可惜的是我从未做到过:在学校往蓝色封皮黄色内页的笔记本上抄字词时,总是左顾右盼,又不敢公然说话,在课桌下传小纸条,遇到不会写的字还用拼音代替;暑假拿回暑假作业——那薄薄的一册——就趴在书桌上写啊写,夏日漫长无尽,下午五六点还有很饱满的太阳,如同掩盖在小说上面的暑假作业,仿佛永远都没有写完的那一天。
也不知道自己对于计划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有时喜欢拿张纸梳理一下当下时刻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怕遗漏了什么,托着脑袋冥思苦想,不时填上一笔,心情荡漾,多了没完成的任务好像是一件很圆满是事情。有时又痛恨他太刻板,不如完全听任内心,先睡一觉。家人大约也了解这一层心绪,他们提出的策略是:往前赶。
话这么说当然不错,道理也无懈可击:生活无常,不知在什么时候就陡生变故,变得自己全然不认识。像我在刚放假之时,也不会想到会在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天气下写点文章。文章写得稀烂,也不妨碍我爸来电脑前看我写东西的同时像个孩子一样扭头:“我不和你说话了。”变化之快,让人手足无措。不过当一个长辈在你面前突然有点喜怒无常时,多半是他实在是有些拿你和自己没办法。或者是,他真的老了。
凡事早作打算,是为了什么啊?我觉得,是为了不错过。时间太短,需要抓住的东西又太多。二者冲突时,总要放弃些什么,错过些什么。我们总有一点点放不下的执念:“如果我足够快,是不是就能跑得过时间?或者说,能稍微追上他一点。”蔡康永出言:“当你十六岁不学游泳,十八岁时你暗恋的女生约你去游泳,你只能说:‘我不会哦’”
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是不会游泳让你感到可惜吗?其实并不是,是那个你暗恋的女生。总是美好的事物指引我们奋然前行,虚无空洞的一句:“往前赶”并无很大说服力。
男孩在学游泳时想的是“如果我这么做,我能得到”或是“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得不到”。这个想法你我皆有,从来没有人能够不恃任何外物,纯粹的自我鞭策。有例证说有的小孩子只知学习,不知世界还有其他美妙事物的存在,生活素无他事,这算不算得自我鞭策?
我以为不算,他其实是借助只知学习这个标签完成自我认识,每次有人这样评价他,都让他对自我的评价更笃定了些。而认识自我,是一件不知多么愉快的事,尤其当这个自我标签还不太讨人厌时。
说得有点多了,前文中提到一句话,我感觉爸爸老了。明天早晨还是向他道歉吧。通过跟父母置气来演示自己的成长,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朋友圈里一直有两种论调:“一定要让自己成功的速度大于父母衰老的速度”以及“慢慢走,欣赏啊”。
听哪一种呢?听从美好事物的召唤吧,你认为美好的就可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