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朋友探讨:看书是花费时间的,时间是珍贵的,怎样去挑一本好书,才对得起这段珍贵的时光就显得无比重要。讨论的结果是:一是挑选经典类书籍,如《道德经》、《论语》、《红楼梦》等经过漫长时间考验还能够流传的书。二是放眼全球,在各个领域有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得出普适结论的书,尤其是管理类、经济类和心理类的书籍。一般而言,能够连续多年上畅销版,能够翻译成中文,能够出第二版,甚至一版再版的书,这一类书的可读价值较高。于我而言,除了这一点之外,第二个要求就是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书。第三个标准是作者必须是知行合一的人。Ta的作品是实践的体悟,在体悟中思考,用思考去指导新的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容易投入,去聆听作者的思考,去共鸣,去重建认知。这就是我挑选《领导梯队》阅读的原因。
这本书由三个牛人合著,第一作者拉姆.查兰博士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是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公司董事会和商业领导人的咨询顾问。也是美国国家人力资源研究院的研究院。从业40多年来,一直以在商业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实用措施为众人认可。专长在领导梯队模型和实现组织成长等。从他的经历、研究和实践可以知道,这是一本跟人力资源息息相关的书。该书给我的认知带来了一次大澄清,如同一杯浑水,在拼命摇晃后,慢慢沉淀中出现了几个层次。阅读中,有三点感触颇深:
一是阅读中感受到中西思维的巨大差距。看待同一类事情,东方思维是宏观的,整体的,模糊的,感性的,经验的。西方思维是聚焦的,精细的,理性的,逻辑的,前瞻的。识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是古今中外,每个时代,每个组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的典籍中也散落着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关于识人,大道至简,“望而知之谓之神”,如曾国藩的《冰鉴》就有关人才识别的大量描述,但那是建立在曾公多年识人看人有深厚阅历的基础上,一般人难以从中学习到精华,甚至可能依此误判。而西方思维告诉我们,以上属于人力资源专业范畴,可以通过清晰明确的标准界定。这本书就向我们描绘出一个清晰的全象图。告诉我们:所有组织的领导梯队模式是有6个阶段的,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然后到职能部门、事业部总经理、集团高管和首席执行官,逐层递进。这6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三种能力:工作理念、领导技能和时间管理能力。每一个阶段的三种能力都可以细化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去识别人才、运用人才和培养人才。作者认为,领导梯队模型6个阶段是不可或缺的。走到高位置的人,必须经历各个领导力发展阶段的历练的,否则即使他才华横溢、能力过人都不一定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其实,古人对这个现象在两千年前就有了感受和认识,《礼记·大学》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家庭不是我们现代的三口之家,而是指大的家族,那些能够管理好一个大家族的人自然就能够去管理一个国家。
二是更深刻的理解“修身”的重要内涵。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从管理自我开始,一样也是三个维度:领导技能、工作理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工作理念是正能量的还是负能量非常重要,而个体的格局及视野更具备非同寻常的意义。重温一个老故事:三个工人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终点,这就是积极心态的力量。想法决定活法,心态决定命运。基于每个人都有自证预言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是智慧的,是有力量的,是有爱的,那么我们遇到的人,遇见的事,也会有相应的呈现。所以,不管是谁,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工作理念是第一位的。而有了理念之后,时间就要花在相应的地方,通过各种统筹方法合理安排时间,突破重点,提高效率,做出成效,打造成果。其中必须花费时间的重要部分必定是学习,学习你目前从事的工作及岗位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不断的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技能,在试错过程中持续思考和调整。只有在管理自我的基础上做好了,才有机会走上管理他人的道路,才有可能一步步的按照那六个阶段前行。
三是进一步思考自己所处的组织中存在的领导梯队问题。目前的组织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很多层级领导者没有学会做最重要的事;他们往往因为在原来岗位表现出色而受到提拔,但到了新的岗位之后,工作理念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不了解新的领导岗位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已经完全不同既往,往往很容易退回到自己原来熟悉且表现较好的工作中,但这样做就是把原本应该由下属完成的工作做完了,而下属要么只能袖手旁观,要么就退回到更下一级的工作中。二是相应的教练和培训没有跟上;根据这本书的理念,从开始管理他人的那一刻,领导者就肩负了要选拔、教练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在知识理念和工作技能上给予下属关注和锻炼的机会,但很多领导没有这种理念,也没有相应的技能,于是,领导梯队就没有办法得到正常的搭建。很多科室出现人才青黄不接就是这个问题的集中体现。三是绩效标准不合理。大多数组织对于一线员工有绩效标准,但往往缺少针对不同的领导层级创建相应的绩效标准。一线员工的绩效标准可以量化,且操作起来各层面阻力较小,所以容易界定并操作。而领导层级的绩效标准除了客观的项目,在他们的职责背后还包含了一些主观无法量化的因素,如能否帮助他人成功,能否根据各种因素激发团队和发掘成员的潜能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组织管理者知道领导层级界定绩效标准无比重要,但在操作层面上又无法进行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作者还是给出一定的指导,建议围绕三个目标进行,一是建立涵盖一整套绩效要求的标准,包括运营绩效、客户绩效、领导绩效、管理绩效、关系拓展、社会责任和个人专业能力等。二是包含长期和短期发展需要的绩效。在他的描述中,卓越绩效是需要一定时期内保持的才算,这个期限至少要3年;三是根据领导层级不同所指定的差异化标准。比如同样是考核如果有效运用战略工具。对于集团高管,更重要的是确立一个愿景,并以此指定企业的长期战略框架,构建战略的附属条件,分配资源。而对于事业部副总经理的要求,则是了解和支持企业战略和业务战略,必要时修改职能计划来支持战略的变化。
这是一本具有理论高度和指导实操价值的书,值得每一个组织各层级的领导者研读,每个人都可以从学习到现阶段的工作理念、领导技能和时间管理能力标准,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判断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去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它呈现的是一个全息图,一个具体的模型,详细清晰的操作方法,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建设,这本书甚至可以拿来主义,根据书里内容指导工作,参照6大模型搭建人才结构,界定绩效标准,制定中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然后根据组织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和调整。于我而言,这是一本值得再精细阅读的书籍,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