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纸上电台》第六期;嘉宾:水清心宁
如今写作者越来越多,每日的文章产出量不计其数,文章的质量良莠不齐。真正能让大多数读者去主动传播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
能让读者主动传播的文字,或许不需要华丽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多么特定的篇幅。只是将一件事情,用朴实的文字书写出来,也能让读者从文中捕捉到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的影子。世间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能让你觉得扎心的,不过是在这言语间,勾起了你难忘的回忆。
想要写出让人“扎心的”文章,就必须学会将文章里的每一句每一段都写得深刻。把你的所思所感,都能写得入木三分,让你的文字,都能精准拨弄到读者的心弦,让他们对你的文章有共鸣感。
如何能把文字写得深刻,水清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分享,他认为深刻的文章,分为了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工于技巧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事物,都需要先入门。所以这第一重境界也可以看做是入门境界。
用心的揣摩,磨练写作技巧是最基础的,也是最不可忽视的。明确自己想要写的中心思想,然后用最合适的方式把文章打磨出来。
这里讲到的写作方式,不是什么新颖特别的方法,它就只是我们已经熟知却未能得心应手使用的基本写作手法。
比如:叙事抒情;要抒发的情感,可以看做是对整件事情引发的个人情感总结。那么对叙事这一块儿如何着笔?你需要找准着笔的角度;对事情的情节发展选择最合适的书写手法——顺叙,倒叙,插叙等等;在文中如何衔接整件事情的情节发展,怎样才最能突出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再说写作中的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或是文首文腹都写得模棱两可,文末笔锋一转思想情感变得鲜明,让读者有云开见月之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此一看,其实我们都懂这些写作的精华技巧,只是不会灵活作用、合理的取舍安排。
拆读别人的优秀好文,是什么写作方式,通过哪个角度着笔的,或许我们都能一一罗列出来。可是到自己提笔写作是,却变得糊里糊涂,思路不清晰。一到叙事写景,希望自己能够面面俱到,既没有突出哪一个点,也不想落下任何的细枝末节;到最后却成了平铺直叙,让人读得索然无味。
一个完整的人,反倒是不完美的,他有他的优缺点,独特的脾性。那么,一篇完整的好文,也应该是写得“不完美”的——不用面面俱到,找出令你有写作冲动的点,再突出表现它。
对于第一重境界的技巧,还有懂得善识风向。
说俗一点,就是另一种“跟风写作”。我们自身的生活圈子,眼界有限,但是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快速性,可以拓宽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学会追热点,找到令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再下功夫去思考、书写。并且摸索如何引导读者的眼球,让他们来和自己的文章沟通。
对素材严格的筛选,再选择性的打磨;既不是为了追热点而追,也不是为了写爆文而写。我们有自己的感触,有自己的思考,文中有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增加自己写作的素材,还能通过多想多写,让自己的写作技巧精炼,写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明了。
第二重境界:披肝沥胆
如果“披肝沥胆”说得太沉重,那就换成“用心感受,用身体体会当下的生活”。
就如水清老师所说,现在的书籍、文章太多了,但是值得掩卷回味的却不多。
如果探究那些有深度,让你觉得“扎心”的好文,你会发现,它就是在书写真实的生活。就说近期一篇火爆的好文,北大才女写的《卖米》,细细读了几遍,或许你会和我一样,只觉得真实,有些“扎心”罢。
但水清老师道出它的前世今生,让我对文章的感触又不一样了——《卖米》最早发表在2004年《当代》随后被《读者》、《新华文摘》转摘,时隔十多年,再次被多个网络媒体转载。
了解到这样的信息,才开始明白“深刻”的含义。如果《卖米》是近两年写出来的,或许只会觉得作者回忆得细致,真实。但是回到2004年的时代背景,经历过更早时期的生活的你,再回忆着当时的心境读这篇文章,感触如何?对贫苦生活的无奈;对朴实的母亲有些埋怨又透露着更多的心疼;好在教育机制的完善,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曙光…
深刻的文章,无不书写着真实的生活。
我们不断挣扎着、努力着,就是为了向往的诗和远方。但我们无时无刻关注的,却是真实的、赤果果的现实生活。当下的生活才是我们感触最深切的、真实的,所以,我们用笔书写生活素颜的样子,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却又有自己生活的影子,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要想把文章写得深刻,先要认真的去生活,用真切朴实的文字,写下最强烈的、浓郁的情感。
第三重境界:良知和责任
人工智能高考机器人和作家张一一同时写了今年的高考作文。
机器人选择题目为《绿水青山图》,阅卷专家给了100分。作家张一一选择题目《新时代新青年》,阅卷专家只给了85分。
从分数比较,是人工智能完胜。我们比不过人工智能了吗?那我们还有没有继续培养写作能力,持续书写的必要?答案是肯定有必要的。
人工智能再精准,给我们再多的便捷,它依旧只是机器。它们没有情感,不会思考,只知道从自己的数据库中提取最契合指令。它能得到100分,只能说明科技发达,数据处理更精准而已。
作家张一一只得了85分,但他的文章必定有理性的思考,以及带有个人情感色彩。而我们也不能确定,阅卷者是否是完全接纳文中思想再评出分数。
不可否认,面对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库,信息的处理和转化能力,人类弱爆了。我们的大脑开发极小,会遗忘,专精一个领域以后,其他的领域会薄弱甚至根本不了解。而人工智能,只要输入了内容,在不损坏的情况下它们不会遗忘;不断开发改进,它们可以处理多领域精密的事务。但它们暂时不会像我们一般理性,以及拥有复杂的情感思考和处理能力。
目前人工智能不会超越我们的,至少有良知和责任心。面对各式各样的命令,它们无条件执行,而我们会区分命令到底是对与错。
如果把文章写深刻关乎良知与责任的高度,这种程度太沉重了。那么就换成清醒与目标。
为何写作?目的何在?期望回馈是什么?
如果只是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随便写下来,发表与不发表都无所谓,那就无需想太多,提笔写便是了。
但如果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让人赞同,让人思考。那就不要随随便便的去写,严谨一点儿,明确自己要写的思想,紧盯写作的目的,反复揣摩之后,再落笔成文。
这第三重境界,看似将文字写得深刻的技巧作用不大,但却值得反复思考。
每个写作者都应该在动笔前保持清醒,明确目标,绝不草率写下一句话。不怕文笔杂乱的写作者,随意的写作。就怕小有天赋略有功底却胡乱写作的人们,这样的作者,哪怕只是勉强满意自己写的这一篇文章,却不知道,在之后有没有影响到哪怕是一个读者。
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写作过程中请保持清醒和理性。
如何把文字写得深刻,不仅需要我们磨练自身的写作技巧,还要看我们是怎样对待生活的。深刻的文章源于真切的生活,愿你所表述的感触,能扎中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