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需要文学,需要情感倾诉,它让身边的空气都有了灵魂,让环境不再无趣,变成活泼的精灵。
瑜伽配乐里,有这样的引导句子“想象自己回到妈妈的子宫里”,为什么是妈妈的子宫?换成别的不好吗?从出生、成长到长成一名成年人,似乎一些人的期盼总在变,小时候盼着长大,长大又觉得还是幼时好,最好的莫过回到“妈妈的子宫”了,那里没有压力,没有那么多的蝇营狗苟,尔虞我诈,似乎春风沉醉、绿草如茵,高枕无忧,最是人间好时节。
人说鞋子合脚最好,可我姥姥偏偏喜欢穿比自己脚大一些的鞋子,她说自己不喜欢“穿小鞋”。姥姥年轻的时候做过会计,做事麻利的她每次都要比其他人早做完账,旁人嫉妒,偷了她的钢笔,污蔑是她私藏了公家的东西,险些被批斗。人的喜好总在变,因环境而变,因人而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多像引航明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波丽安娜》里的女主人公小波丽总喜欢做那个爸爸教她的游戏,从身边发生的任何事里找出能让她高兴的地方,小波丽做这个游戏做的得心应手,最后也感染了身边的人。比如告诉瘫痪在床的妇人,她应该为自己的一头浓密乌黑的漂亮头发感到高兴;波丽姨妈的仆人南希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小波丽告诉她或许应该庆幸,自己是叫南希,而不是一些类似于“翠花”这样的名字,虽然南希觉得这样安慰自己很奇怪却也稍稍释怀,和小波丽一起捧腹大笑,不再纠结。她的乐观不仅影响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人,产生了一系列的“波丽安娜效应”。
“长胖记”与长胖无关,小小短篇,没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家国大义,但变胖了,是真的。
感谢你看了这么多我的“闲隙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