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要弄清楚读书是为了什么?
小时候常常听到:“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不要像我们一样卖苦力挣不到钱”,“报教师、医生专业,铁饭碗”。读书的过程是小学渴望初中,初中渴望高中,直到大学,又发现大学如此失望。出来工作、到结婚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不如意,越来越接受现实、谨慎。又想回到寻求稳定的状态。这时候看看身边,可能此时你想把你小时候听到那句话再告诉你的孩子。
因为现实中的确高学历的人拿工资高,以及能在城市买房生活的人偏多,成等比趋势。首先读书是重要的,九年义务教育获得的知识点是必备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这些知识是你去认识世界,以及是自我提升的基础知识。但不是说越多越好。就拿高中的知识点来说,生活中用之甚少。不夸张的说高中就知识点而言仅为参加一次高考而已。然后去了大学,本来是去学技术的,然而技术却没有学到。大学也是你开始了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培养独立的过程。那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读书的过程除基础知识外,还学到了逻辑推理、学习方法、想象力等,以及这个过程也学会了团体的融入相处等生存知识。这些让你步入社会之后能够自学。
读书的这个过程你还会发现:你往回看的时候发现以前学的原来那么简单。所以读书多的人知识累积越多越聪明一些。个人觉得智商就是知识的累积量、情商是经历的累积量。除天赋外。
读书是为了获得学习力,步入社会能够更好的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能力越高时学习越轻松。还可以论证你之前学的是否正确,有一定判断力。读书时代读书重要,从而获得学习力,后期的学习更重要,而不是学历重要。学历是读书的成果,读书获得的学习力是根本。
然后切入正题,学历:高三的时候有很多人专业是不知道怎么选的,进了大学,也没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其他时间也没干个啥。然后出来工作不知道干啥的就去干销售(或者不需要技术的工作),要不就去了培训机构。我是一名专科程序员,我感觉大学的老师很多是没有多少社会工作经验的。大部分是毕业就考研然后回来当了老师。所以教的东西还是学校的,相对简单,不够专业深度。
出来工作六年后,见过一些211、985大学、研究生等,也换过几份工作。我发现本科生一般要比专科生遇事冷静,解决问题沉稳不急躁。有的是校招就进入了大企。其中有跳出来的发现外面找一份福利好的高薪真难。跳槽的确是涨工资的最佳途径(不频繁)。身边也有没读大学或者进大学没多久就跑出来的,一般是去培训机构然后找工作,也有拿高薪的。说学历重要一般体现在大企业、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因为人才筛选就是成本,单位肯定不愿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而且大部分人才是可替代的,如果你是不可替代的人才,那当然学历就不重要了,高薪还会伴随你。
然后说哈考研,3年时间,出来的确比本科生工资高。但你有3年的工作经验,和刚出来的研究生工资差别不大。如果技术控,基本还比研究生高。当然硕士也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有些城市硕士可以直接人才落户,可能还有人才补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相对录取更优先,后期升职有的公司也要看学历。毕竟很多研究生在校内也做项目,也在学习,是有付出和收获的。
所以说学历很重要是对于寻求稳定工作的人来说的,大部分人也是这么想的。那学历就非要不可吗?其实不然。首先小公司占市场大部分,以及全国本科率还是很低的,大学生全国来看比较少,但90后的确很多,如果你是90后最好要读完大学。你身边肯定也有低学历拿高工资的,特别是技术岗位不咋看学历。人生你要长远看的话,肯定得自己努力。你可以选择提升学历,或提升技术、或走综合能力上管理等等。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有自己能力最重要。有目标的去努力。稳不稳定是自身能力的自信,而非你高学历、稳定的大厂上班。当你有足够的钱时、或者人脉强大时安全感就来了。要总结自己为什么比别人差,除了技术外,沟通能力、和他人相处带给别人的感受等综合评估自己。
高学历其优秀人才比要高,低学历也不代表就没有人才,不要因为你看到的小案例总结出读书没用。另外有钱人也不代表他能力就很强,有能力的人也不一定有钱,或许是运势,或许你身上的某些点,看人看事要完整一点去看。
白手起家难吗?当然难。看看现在的富豪榜,追溯他们的成长之路,一般是出生的人脉平台就高于他人。然后还能遇到贵人相助。如果你足够底层,那么读书、学历就更重要了,可能也是唯一的出路。你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人脉就出来了,你可以靠同学,足够优秀还可以考学校。这就是靠学历。如果你不考学历,至少你读的书能让你自我思考和学习,才能走得更远。
追求幸福的路看你怎么走,学习力和创作力是容易矛盾的。以及读书被商业化,思维容易固化,很多为了上升考各种学位,企业筛选人才时也是一道门槛。有的人喜欢稳定、少风险的安稳。有的人喜欢变化、有挑战的人生。朝各自的方向努力即是,不要自我设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