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农历五月初五,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端午,写起来好看,读起来更好听,带点儿古风,仿佛来自春秋战国时代的女子。此生没有女儿,若有女儿,小名必叫端午。
端午,别名端阳,又称端五、重五、重午、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二十多种叫法,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在所有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春节太过华丽隆重,清明凄凉欲断魂,重阳更让人想到曲终人散......只有端午节,在人间五月天里气定神闲,不动声色地存在着。
倘若把这些节日用女子的一生来比喻,春节应是她身穿嫁衣时,元宵七夕是少妇阶段,中秋是中年人生,重阳则是儿女绕膝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只有端午,是青涩的少女时期,最美好难忘最纯洁质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尚有许多美梦可憧憬,有长长的一生可期待,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难道不是吗?
02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我总是喜欢把“端”字理解成“端庄”的意思,使“端午”两字读起来没那么朗朗上口,“午”字的发音要撅起嘴巴,轻轻带出一股气流,吐气如兰的“气”,感觉有点含蓄内敛,欲说还休…...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天气将热未热,一切都是那么适宜。有西瓜啤酒冰淇淋小龙虾可以期待,有阳光沙滩海水拖地长裙可以向往,各种香甜的水果等着你我去品尝,还有漫长的暑期在向孩子们招手......端午为这个季节拉开了帷幕,也因此成了最美的节日。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五月,仿佛空气里散发的不止粽叶和艾草的清香,还有小麦香榴花香栀子香,还有梅香李香樱桃香.....各种花香果香交织,饱满丰盈、温润真切、活色生香的人间五月天,亦是日月之精华俱在啊!
03 端午必吃粽子。儿时端午的记忆是娘亲总拿一个铁制的米桶来煮粽子,一大锅细沙粽一大锅的猪肉粽。
我独爱粽叶煮过之后的那一股独特幽香,绵长悠远,沁人肺腑,令人沉醉。
粽子,是娘亲最爱的食物之一,包制的粽子馅多个头大,也成全了我这个小吃货。心灵手巧的娘亲从集市买来粽叶,淘净上好的糯米,用酱油浸泡猪肉,亲手制作细沙...然后将这些原材料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一只只裹着细麻线棱角分明的粽子,整整齐齐码在桶里,一只只精致得像一个个可爱的青衣宝宝。煮熟之后剥开青色的外衣,晶莹剔透,瓷实饱满,青青粽叶浸着糯米的香,咬一口,绵糯柔软,粽香满口。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有一首《渔家傲》,描写端午时节情景:“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晶莹剔透棱角分明的粽子,有着玉一样的颜色,傲然立于金盘中,美的不可方物, 如何舍得吃下去?
04 来壶酒吧?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节有着喝雄黄酒的习俗,古人认为,雄黄酒有避开五毒的作用。汪曾祺《端午节的鸭蛋》一文中也有提到:“端午节,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印象中,我娘亲也干过这事,每当这时我总早早识破她的阴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酒至微熏,醉眼朦胧,看青山隐隐,闻荷香幽幽。对酒感时怀古,多少古风古意迎面扑来,投江的屈原亦或是许仙与白娘子初会在断桥......自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端午,今又端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