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星球 - 第五篇 20160805
这是去年的一篇旧文,昨天再读时,仍是很有感触。因此,重新整理后,再次分享出来~
看着自己在题目中,写下了“偷”这个字,心里也是触目惊心。
那时,四岁半的小朋友,恐怕尚不知偷为何物,这无疑是我强加于孩子的一个“标签”,但不写这个字,我又实在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必须借助标签,来表达自己,这也是开篇的一点小失落吧。但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在于,我要取下、撕碎这个标签。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一天晚上,我看到小家伙无意间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元钱的纸币。我从未给过他钱啊,这一元钱从何而来?我心里不禁揪了一下。
但很快,我平复了自己的情绪,不想大惊小怪的责问,更不愿指责孩子,不希望小家伙因此而产生压力,进而逃避跟我的进一步沟通。
其实,看上去,孩子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妈妈,看,我变出了一块钱!”
我也配合的惊讶的说道,“哇,你竟然能变出一块钱啊,好神奇!”
“能让我知道一下,你是怎么把它变出来的么?”
“我就是这样从口袋里把它变出来的啊。”
“那我特别好奇,它又是怎么跑到你的口袋里去的呢?”
“我就是有魔力,自己把它变到口袋里去的。”
“啊,自己把钱变到口袋里的哦,凭空变的?”
“什么是凭空变的?”
“凭空就是说,一个东西不是从任何地方拿来或运来的,就在原地从没有就变成有了。”
“嗯,是的,就是我自己把它凭空出来的。“
好了,到此为止,不难看出,有困扰的不是孩子,而是我,是我在焦虑、在纠结。
因此,我的倾听必须到此结束,因为,这样听下去,我根本听不出任何东西。因为,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他不需要倾听。
倒是我自己,处在问题区,需要妥善的表达自己,于是,我顿了顿,说,”看你这样不知怎么就从口袋里能变出钱来,感觉好神奇啊,我也有点迷糊,钱一般是不会凭空出来的,我挺想知道它在进到口袋前,是在什么地方呢?”
小家伙没理睬我,仍旧说,“就是我自己变出来的啊!”
我想,大概,即便我小心翼翼的表达,也仍然给了孩子压力。亦或许,他自己心里多少也有点明白,某些行为可能不大妥当,所以,他选择了隐瞒。
我知道,在当时的情形,继续这样的对话,非但得不到事实的真相,可能还会事与愿违,让孩子今后都不再跟我说实话了。
于是,我选择了“闭嘴”。暂时搁置这个话题,陪他一起看书,准备洗澡、睡觉。
而没过一会儿,小家伙自己突然跟我说了一句,“这其实是我从东东(化名)那拿的。”
此刻,我恍然大悟。
那段时间,经常看到幼儿园里的小伙伴东东 会拿零花钱去买些小零食,回来后,也会很大方的分享给小家伙。
想必,他看在眼里,一定非常羡慕,很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些可供支配的钱。
“哦,原来是从东东那 得到的(我刻意使用一个中性的,不带情感色彩的词,为了避免给孩子任何语言上的压力)。你好希望能像东东一样,也有自己的钱呢。”
“是啊,我也想要一些钱。你能给我一些钱么?”
“可以考虑。那你有了钱,想用它买点什么呢?“
“我想买…玩具!“
“嗯,可以买玩具哦。”
“是啊,我就想要玩具,可是你总不给我买!”
“嗯,有些你想要的玩具,而妈妈不同意买,你会不开心,还是很想要,就想用自己的钱去买。”
“是啊!”
“嗯,我会考虑给你一些零花钱,让你能够自己支配。但怎么给,我还需要再想想。不过,有一个原则,我们还是需要遵守的哦:未经允许,我们不动用别人的东西。我希望明天咱们能把这一块钱还给东东。”
“这一块钱啊,其实是我今晚替他保管的。” 小家伙应该是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我也欣然接受了他给自己的这个台阶, “好的,今晚保管一夜,明天我们把它送回给它的主人。”
“好。”
第二天,几个家庭一起去郊游,小家伙顺利的将钱交还给了东东,东东当时还一头雾水,好像还不知道自己少了钱......
一段风波到此结束。
回顾这件事的始末,我庆幸自己理智战胜了冲动,没有当时一股脑的摆事实呀,讲道理啊,威逼利诱啊,软硬兼施啊……
而是仍旧用了"倾听"和"自我表达"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打开了自己,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信任我的孩子,我相信,他的某些行为即便出现了偏差,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坏孩子,需要严厉管教、训导,否则将不可救药。我坚信,他行为的背后必然有其未被满足的需求,行为本身并不能成为任何诠释他的标签。
因此,面对孩子所谓的“偷”的行为,解决之道,
首先是:一定不要上纲上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就将其定性为坏孩子,或不良少年,不良儿童之类的。
其次,仍然是: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讯息。
也许,对于有些大孩子,“偷”的行为,可以唤起父母的关注,有不少案例都表明,孩子“偷”的不是钱,而是父母的爱。
而也许,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偷”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得到一些自己通过父母无法获取的物品。
找到根源,方能对症下药。化解根源,方是表里兼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