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为何而写作》中,说到了很多写作的理由。那么接下来在《与死者协商——一位作家论写作》中,玛格丽特要探讨的是,进入写作时的创作状态。
没有人反问我“进入”是什么意思。有人说,就像进入一个迷宫,不知道迷宫里面会有什么样的怪物;有人说,像是在一条隧道里摸索前进;有人说,像是在一个洞穴里面——可以从洞口看到光线,但自己却处在黑暗之中;有人说,像是潜入湖底或海底;有人说,像是在漆黑的房间里摸索着走路:他必须在黑暗中重新摆设家具,然而等家具摆设好了,灯光却忽然亮了;有人说,像是在黎明或傍晚时分蹚过一条很深的河流;有人说,像是待在一间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房间上方漂浮着没有被人说过的词汇,像是在对人窃窃私语;有人说,像是与一个隐形的生物或物体厮打;有人说,像是坐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剧院里等待着一步戏剧或电影的上演,等待着剧中人物的出现。
这番描述颇为精彩。
这种创作状态比较贴近于小说的创作,或者是虚构性故事的创作。
即使你从来没有写过一部小说,你也不知道任何写作技巧,不知道如何去制造冲突或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只要你看过足够多的小说,你就能大概知道小说是什么模样的,至于创作一部小说,又是什么感受,你去体验一下就知道了。
我以前并不知道。当我开始要写一个故事——一个完完全全是我瞎编的故事时,我是知道我想写成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知道故事的模式和走向,但是细节却是不清楚的。
曾经玩《仙剑奇侠传》的时候,游戏里的迷宫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玩到第三部第四部的时候,那种3D迷宫做得很逼真,又美伦美幻。刚开始进入迷宫的时候,你打开迷宫地图,都是被雾气所笼罩的,随着你越来越深入迷宫,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卡,迷宫地图上的迷雾也渐渐散去,一点一点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你也渐渐看清了你的周围,有什么样的鬼怪,有什么样的宝藏,有什么样的情节被触发。虽然你在一开始不知道这个迷宫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在你进入这个迷宫的那一刻,只要你想把游戏通关,你就知道自己肯定会过去的,除非你玩得索然无味了,否则你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而写小说的感觉,也正是如此。你知道前方有条路,但是你要摸索到它。你处在迷宫之中,充满了迷雾,你提着一盏驱雾灯,你往前走一点点,雾气就会消散一些,直到你周围的雾气都消散了,一切细节都呈现在了你的面前。
然后你发现,哦,原来这里是这样子的。接着你再通过另外一扇门,进入下一个迷宫。
就是这样你一直一直走,然后期待有一天能走出这个迷宫。
但丁在其长诗《神曲》里记载了他是如何写成这部诗歌的。
他发现自己在黑夜里迷了路,来到了一片漆黑的森林,树木盘根错节缠绕在一起,随后太阳开始升起。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说——
创作一篇小说就像是手里拿着一盏灯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行走,灯光照亮的物体其实原本就在屋子里。
阻碍,默默无闻,空虚,失去方向感,暮色,灯灭,而且还经常伴随着一场斗争、一段道路或者一次旅行——虽然无法看见前面的路程,但是感觉到前面有路,于是便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见到了光明——这就是许多作家在描述写作过程中所提及到的相同之处。
玛格丽特认为,写作与黑暗有关,与进入黑暗的欲望与冲动有关。她说,如果幸运的话,作家能够照亮黑暗并把黑暗中的某一样东西带回到亮处。
她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但是黑暗是什么?
我认为黑暗不仅仅是指黑暗,黑暗指的是未知,指的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那一部分,因为没有光照在上面,所以我们看不到。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这么一种黑暗。有时我们会说,作家喜欢描写人性的黑暗面,我们会认为人性的黑暗面是不好的,可是实际上这个黑暗面无所谓好坏,好坏是人们所定义的,黑暗面仅仅是我们不想展现出来的那一面,不为人知道看到,甚至也不为自己所知道看的那些本身就存在的东西。
因此,黑暗就一直在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巨大未知中。
进入到黑暗之中,并把黑暗中的物体带回到亮出的方式并不仅仅只有写作这一种,但是这个过程,却铸就了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