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认真读完《如何写影评》之后,写下的文章。
首先这本书我打算比对着书中提到的电影,把电影和书中的范文重新看一遍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有很多人认为写篇影评有什么难的;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也有很多人认为写篇影评有什么难的。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自己无知却还在嘲笑别人装B。
一直以来对于教人如何如何的书,我基本上是不怎么看的。首先是因为这类书大多数写的都特别枯燥,就如虽然我喜欢吃肉,但我完全不爱瘦肉,而是喜欢五花肉,还要是五层花的那种。《如何写影评》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书中夹杂着大量的举例,有作者对许多经典影片的分析,还有许多影评人的优秀影评。影片涉猎之广,从《M就是凶手》到《阿凡达》都各有提及。让看过书中提到的电影的读者觉得更贴近,也更有利于反思自己对于电影的解读是否到位。有血有肉,读的倒是津津有味。
其次是书中提供的写作视角和分析方法,对于我这种业余玩家来说,犹如在一团乱麻中终于找到了线头。这种对自己之前固定思维进行冲击的启示尤为重要,所以才觉得这本书是蒙尘的珍珠。结合书中的方法重新去看一部电影,现在想来之前看过的那么多的电影基本属于白看了。那时候大多数关注的都只是电影中剧情的发展,写的也都只是属于观后感,往往只停留在影片的表象。而这却是在评写电影时最大的陷阱和最常见的危险。
全书的核心思想一直都是:问。
这也是写一篇优质影评的基础坚石。
问你为什么要写影评?你这篇影评的预期读者是谁?这部电影的预期观众是谁?青少年?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男人?女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电影人物的性格?这些问题可能会将你导向一个好的方向,形成
因为电影并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地方或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们是约翰.博杰所称的“一种看的方式”,看的对象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为了写出一篇深刻而有洞察力的影评,自始至终,你要保持质疑的心理。
其次是在认真看电影过程中认真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已经被无数人说烂的道理,在这里也是很适用的。初步的笔记和描绘是构成一篇好论文的基础。当你看完笔记时,你这篇文章的雏形和大概方向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理想状态下是,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你只记下电影中即刻便能打动你的地方。第二次观看的时候,你应该开始认真而详细的做笔记。
再次及时回顾笔记,这十分有用。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细腻而吸引人的,而非枯燥而笼统的影评。在笔记中寻找影评切入点并确定主题。在评写过程中不能止于描写,还必须发掘其与电影主题和其他层面的相关意义。在本书的第四章中详细列举了评写电影的6种不同的切入方法:电影史、民族电影、类型、作者论、形式主义的种类、意识形态。
最后润色完稿。
能否写好一篇影评,是和一个人的艺术感觉、电影知识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息息相关。这和全书的中心“问”形成生物学上的“正反馈调节”。在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其实是提不出什么像样的问题的。电影研究对于影评的写作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强化写作的任何一部分。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社会,经过仔细研究得出的论点,带有普通观众所不知道的事实依据和观察资料,往往能在其他观点中脱颖而出。
看书千遍不如切换思维认认真真写一篇。
其实这本书在每一章节后面都有布置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