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鲁恭王为建造房屋,毁坏了山东孔子旧居的墙壁,在壁中发现用古文书写的简牍《尚书》《春秋》《论语》《孝经》,这批古文有别于西汉通行的隶书,又称“科斗文”,因为这些文字的线条很像蝌蚪一样,起头圆重、收尾尖细。
释读古文以及正确书写的学问,从孔子宅壁所藏的简牍古文被发现以来,一直传到三国曹魏时的邯郸淳,邯郸淳再传给卫恒的祖父卫觊,因而卫恒所习的古文是承袭家学。
三国曹魏齐王曹芳于正始二年(241)下令于魏国首都洛阳南郊的太学讲堂西侧立石,以古文、篆文、八分书三种字体的上下排列来书写《尚书》《春秋》二部经典,后世称为《正始石经》。
但《正始石经》上的古文,卫恒发现和祖父卫觊所传的有所差异。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在河南汲县(今卫辉市)发现战国时期的魏襄王墓,其中出土大批以“古文”书写的尺牍文献,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整部书。《竹书纪年》为魏国史书。而《穆天子传》所记的,则为周穆王西行之事,是中国最古的小说书。卫恒奉命整理这批尺牍,发现这批“古文”与祖父卫觊所传下来的古文,有所相似。
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时代(前828-前783),有一位以籀为名的太史,曾就古文加以增损,作《大篆》十五篇,又称“籀文”,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到春秋战国时(前770-前221),以“籀文”为基础所发展出的各国文字,因区域和国度的不同,在造型上渐有差异,致使文字未能统一。
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为使文字规范化,遂令丞相李斯等人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加以省改,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的标准字体。西晋时代卫恒所能看到的篆书,即为李斯所写的石刻文字,现今称为“小篆”。
这些以小篆书写的石刻文字,年代大体为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间(前219-前215),内容主要是歌颂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业,亦称为“秦篆”。
以上摘自《中国书法简明史》。秦朝以来,古人也没有见过春秋以前的文字是什么样子。直到近现代青铜器大量出土,器物上的铭文才使现代人理解了秦以前中国文字的演变。李斯碑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唯一保存实物,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更被世人誉为“天下名碑之最”,堪称稀世珍宝。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历来评价甚高,其书体也一直被历代学者视为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