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鸡血的妈妈,不关注牛娃的故事,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牛娃常有,鸡血的妈妈也常有,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教育奢侈化,教育变得一对一,强调抢拍的时代,如何能给孩子快乐的教育,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需要父母有坚定的意志,强大的免疫能力,抵御质疑和不屑的能力,还需要有把控能力,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学就是快乐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很值得家长读一读的书。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一直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父母总是借口工作忙,把孩子扔给学校,扔给爷爷奶奶,扔给各种培训机构,其实带来很多的危害,因为培训机构的收费很贵,父母总是对孩子怀抱很大的期望,甚至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我之所以工作这么辛苦,都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送你读各种辅导班,你就应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你怎么能比那些牛娃差呢,你怎么让我这么没有面子?
在这本书中,提到“如果家长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和抚摸,或者是亲昵地拍打几下,那么孩子在与人相处上就会更积极乐观,在智力和情感上的发育也会更健康。”也许在她年纪还小的时候我确实经常拥抱和抚摸她,可是当她一点点变得更自理之后,我对她的批评和指责常常多于鼓励和支持。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说:“有的悉心去培养孩子,像照料一粒麦种;有的却忘记了孩子的教育,像丢弃一棵幼苗,任其疯狂生长,甚至走上歧途。那些悉心照料和培育孩子的父母,并不全是富有或有权势的,有的甚至屡遭厄运,但他们的信心和耐心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而有的父母尽管富有,却早早地在教育上抛弃了自己的孩子,直至今天自吞苦果”。
我们常常说教育要因材施教,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放在自己孩子身上是完全适用的,我们要仔细地观察孩子,培养她去实践自己的天赋,培养她找到适合她生存的土壤。白杨有白杨的伟岸,牡丹有牡丹的风韵,多肉植物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的孩子有她自己的特色,发现孩子需要我们持久的悉心照料,这个工作除了父母,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斯宾塞说:“学校可以教给孩子技能,可以培养孩子品质,但这对一个孩子的潜能来说,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则是夜晚。不要忘记,很多看不见的变化通常都是在夜晚发生的。只要细心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种子总是在夜晚发芽,人总是在夜晚长高! ”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很好的问题——你把什么留给孩子?我们劳碌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不会获得太高的名望,但每一个人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质。这就是我们能留给孩子的礼物。
他在书中引用了一段演讲,我摘录部分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我们或许没有什么好机会了,但是孩子们一定会有的。他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等待他们的将是无穷的机会与挑战。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父母递到孩子手上的仅仅是一小截木棒,但孩子会带着它走多远、走多快,我们是无法预知的。
“各位家长,不论你身居何职,也不论你高贵与否,你都要明白,最终能留给孩子的,不是地位也不是金钱,更不是我们的无奈和恶习,而是那些闪烁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高尚品质和情操。只有这样,当年华老去、人生之秋来临时,我们面对亲手培育的一株成熟的小麦或一棵挂果的梨树,才会像风中的树叶一样会心地微笑。”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得快乐幸福,既然快乐是我们教育的目的,那么,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这就好比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若是苦涩的汁水,孩子们从另一端获得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希望即刻看到成果,但是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对的。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从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起就应该明白,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跑一场教育的马拉松。和很多特别重要的工作一样,培养一个孩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常常因此而产生失望的感觉。唯有把教育本身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才能让我们在期待结果的同时也能享受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感谢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让我们参与她的成长,教育孩子的过程,更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她的身上种种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的倒影,教育孩子先从树立良好的榜样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