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留出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做复盘,翻看三月的记录,相比一二月份,外出的次数更多了,除了读书会的活动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的事情,以至于三月的目标有一部分没有完成。
翻看每天的“今日小结”,以及我的每日反思手册,发现最常写到的一句话就是“今天状态不错,效率也很高”。初看会有一种印象:“状态不错还不好吗?效率高不好吗?”但是细细一想——没有发现问题,难道不就是最大的问题吗?
整个三月,我最大的主观感受是:明明做了很多的事,而且都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还是有一种找不到发力点的感觉呢?为什么还是觉得事情无法推进呢?
昨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会上,主题是习惯三“要事第一”,我提前一天完成了章节后的“付诸行动”,并且在四象限的打分非常理想,都是第二象限的事务。
虽然按照书上的问题清单打分是这么打了,但是整个活动当中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整场活动当中我也没怎么发表意见,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晚上复盘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以为自己参加读书会是为自己安排的学习,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但实际上读书会已经慢慢变成了对我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过程,那是我引以为豪的突破,也许别人看不出来,但我知道这是我从依赖期走向独立期的一个标志。
以前我很胆小,不敢一个人独自出门,出门购物总要拉个人陪着,不是外婆就是我妈;之后会找我表姐堂姐,或者我的小姐妹……总之很少会一个人出门,如果没人陪着,我宁可呆在家里也绝不一个人出门,更别提外出参加这种都是陌生人的活动了。
去年8月第一次自己报名参加读书会,我依然是想着“找个人陪我去吧”的想法给几个小姐妹发出了活动的消息。消息刚发送,我就问自己:“你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如果想去为什么又要拉着别人一起?朋友不参加你也不参加了吗?”一连串的反问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总是依赖别人,所以当即报名参加了活动,那会儿我的小姐妹还没有回我消息的。
就因为这样一次突破,之后参加活动变得越来越没压力,关注点仅在于“这场活动我是否有兴趣”。当然我也会把一些觉得不错的、或者比较适合小姐妹们的活动发给她们,如果有兴趣,就一起去,没兴趣,我就一个人去。
最初参加读书会,我是带着学习的念头去的,每次都会有不少收获;后来我是带着“思维碰撞的”心思去的,希望能和不同的书友读同一本书,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思维的碰撞,也能让我get到很多思考的点。
然而近来参加的读书会,能让我深度思考的点越来越少了。
一开始,我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状态不好,昨天在读书会上戏称自己“信号不太好”,但深入思考一下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前两天和同频的书友见面聊天,聊到了“能量”的问题。
刚开始学习提升的时候,我一直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不接触外界,就是自己拼命的看书、写作。
如果用“能量”来解释的话,大约就是一个“积累能量”的阶段。
以前我不爱和人接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身上的能量太低了,一与人交谈,几乎都是一个劲的倒苦水,自己说的没劲,听的人大约也没劲。
当自己因为看书学习能量积蓄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就特别想要与人分享自己的能量,所以我走进了读书会,不仅是一个从他人那里吸收能量的机会,也是一个能够分享自身能量的机会。
然而分享的能量多了,自己身上的能量开始下降了。虽然还在不断地看书学习,然而吸收的能量少于分享出去的能量,于是自己的能量开始逐渐的消耗,渐渐变得力不从心。
并不是说读书会不好。来参加读书会的书友都是带着学习的目的的,但是能量从高处传向低处,又无法从更高的地方汲取能量,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枯竭。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和书友们分享的内容似乎越来越局限了,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明显——自律、时间管理手帐和读书,朋友们对我的印象大多都是以自律开头的。
从我想打个人品牌的角度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从挖掘潜能的角度来说,我的能力在无形中越来越局限了,一旦思维被困住,就很难转换角度思考问题。
思维的惯性,确实可怕。
今早出门的时候,我对着手里拿起的耳机发呆,纠结再三,最终把耳机放进了包里。
每天来回工作室的路上,或者是外出的路上,我都会隔三差五的听上一本书,有时候会挑选樊登老师讲的书,有时候也会选择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樊登老师讲书的音频时间不太长,大约一天听一本,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时间会比较长,可能要花上大半个月才能听完一本。
除此之外,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会一边吃饭一边看kindle上未看完的神话故事。
之前觉得没什么,抓紧时间多看些书不是很好吗?
然而回顾三月的阅读记录,虽然每天都在抓紧时间看书,但是看书的数量只有4本,吃透的书只有这个月准备讲的、看了第二遍的《掌控习惯》。
我明明看了、听了这么多的书,为什么还是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用今早看完的《费曼学习法》里的话来说——知识的留存率太低了。
即使是我认真地做了摘记,认真的整理了框架,但是除了写读书日记整理知识之外,完全没有给自己增加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因为我把生活和知识分开了。
去年因为要找灵感画排版,我每天来回工作室的路上尽量听音乐而不是听书,把关注点放在观察生活上。由于留意,所以我会注意到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也会把观察到的事情和我的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
然而最近走在路上,我的关注点都在听书上,走在路上,心却在耳机里。
也就是在今天早上,我拿着耳机,突然意识到了我对知识的焦虑感,着急补充大量的知识,却没有好好的消化它们,“学”的越多,越觉得迷茫。
回想起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一本书能带给我的东西很多,就比如说我看完《番茄工作法:从入门到精通》以及《一页纸工作法》,我就开始做时间管理手帐;又比如说把《掌控习惯》当中的理论代入我自己的习惯培养过程,找出我培养习惯的底层逻辑;又比如说看《终身学习》,把书中有关情绪和思维的内容用到了我的情绪管理上,解决了我多年的情绪问题……而最近,读书仅仅是读书,没有联系到我的生活中去,也没有去实践,所以导致了一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力越来越小,即使这本书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好书。
当然“缺乏深度思考”这个表现,从我自己的日更当中也能发现,自己也能觉察到可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甚至有时候完全找不到可写的内容,然后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匆匆写个几百字的感想给自己交差……以至于我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大脑在偷懒了。
思维的惰性,也很可怕。
当我把耳机塞进包里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暂时放下那些学不完的知识,让自己回到生活中去,也让大脑可以喘口气。
所以昨天复盘的时候,我决定了当前的读书会结束后,就暂时不再报名参加读书会了(当然如果有特别感兴趣的还是会考虑参加),一来也是重新给自己积蓄一些能量,二来也是也自己留出时间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能更好地发现目前体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