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有两种工作方式,一是主动工作,二是被动工作。此篇笔记主要讲被动工作。
职场中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被动工作方式:拖延症、低效率的忙碌以及不合理的精力分配。
“懒癌”和“拖延症”现已成为一种自嘲,用多了甚至给人一种“萌萌哒”的错觉。虽说在最后时间内超常发挥完成全部工作时能给人一种成就感,但毕竟赶在最后期限把多种活火力全开一起做完,长期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来源,且匆忙做完的工作,因准备工作不充足而往往埋有风险。
职场上的“低效率的忙碌”,也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看起来很努力”了。这类型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忙碌、很努力,可是往往难以出成绩。在职场上比较常见的“低效率忙碌”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轻视事前准备带来的事中忙乱,二是因工作质量不高带来的多次返工。虽然本人工龄不大,但还是想说一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空,永远不要轻视事前准备的作用。有一回老板安排我和另一位同事去踩点,严格来说,我们还是在比较理想的时间内完成所有踩点工作。末了同事感谢了我一句:“还好你昨天有提醒我把路线查一下做个规划,不然今天才找路真要急死人。”嗯……听他这么说,真是吓我一跳。我都不禁暗暗感谢自己这个因路痴养成的习惯。多次返工就不说了,有过经历的都知道,多次返工远远比推倒重来要累得多。
懒人老猫在《好好工作:在职场中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这本书中指出:不合理精力分配的最大表现就是——晚上睡不着,上班时精神不好,特别是下午饭后犯困,然后晚上回到家开始看视频、玩游戏后又兴奋起来,于是又睡不着。
对于此点,我深有感触。在学生时代的长假期,这种感觉尤为甚。每天晚上都觉得自己虚度光阴,于是躺在床上东想西想迟迟不肯入睡,第二天又一觉睡到大中午,然后又感觉时间砍了一大半,于是看看视频哈哈哈地度过一个下午,晚上又开始因虚度光阴而愧疚又睡不着……恶性循环直至开学,作息才开始规律起来。
既然长大工作了,就不要这么任性了。有一些工作方式虽然看起来觉得麻烦,但只要形成习惯,我们便可以发现,很多程序性的步骤可以自然而然地很快完成,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对于一些事情我们甚至可能当场便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作者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给我们列了以下的工作方式,经本人整理概括大意如下:
1、用纸笔做工作计划,完成一条划去一条。
2、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里,不妨在工作中连续一周记录自己每一项工作的起止时间,跟理财一样。
3、事前准备更很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
4、如果有事情需要汇报和沟通,早总比迟好,哪怕是不好的消息。正因为是不好的消息,更要及时与上级汇报、沟通,如此拥有决定权的人才能更好地调整策略以及想好应对措施。而且,往自私的角度说,汇报工作做完后,责任就不仅仅在自己的头上了。
5、涉及到一些需要配合、沟通的工作一定要形成记录,既不给自己留下没有传达清楚的隐患,又能把事情做到很好的交接。
6、能面谈就不要电话、微信。这也是我老板一直不断强调的。因为人是一种很敏感的动物,在微信、QQ等媒介中,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往往便会因为一个微笑表情而产生误解,即使你可能并没有不好的意思,只是习惯用了微笑表情。由此,会增加我们的沟通成本,也会平添误会。
7、重要的事情首先做,累的时候,运动总比打游戏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