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前后,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了这一天就代表真正的数九寒天就要来了。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l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段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现在孩子在课本上也读过这段熟悉的谚语。
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据说东汉时他辞官回乡南阳,为乡邻治病。正值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白河两岸老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
张仲景看到此情景,便让其弟子建起医棚,在冬至那天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用水煮,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像耳朵似的称为“娇耳”,煮熟后,分给来问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全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被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形状,包成食物,也叫饺子。
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的分,每个节日都富含有特别深远的重要意义,美妙传说,作为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它在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和发扬下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