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他引用了英国的一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结婚之前,我们向往婚姻中的幸福,结婚之后,我们却追忆逝去的自由。
01
被放逐到国外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前所未有地将思想的自由和爱的自由联系在一起,他写道:“你爱的男人不是你的丈夫?很好,去找他吧。当你不爱一个人,你就是他的妓女。当你爱一个人,你才是他的妻子。性的结合,只遵循心灵的法则。自由地去爱和思考吧,剩下的就留给上帝去处理。”
雨果向一夫一妻制提出了抗议,他鼓励人们寻找所谓的真爱,逃离没有爱情的婚姻。
那些以爱情的名义从婚姻中逃离出来的人,似乎忘记了曾经走进婚姻之中也是因为爱情。
美国康奈尔大学爱情心理学教授坦尼尔.伊露用了3年的时间,对美国5000对25~45岁年龄层夫妻进行抽样调查,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经过相关医学心理测试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男女之间产生真正爱情,只能保持18~30个月。坦尼尔伊露指出,男女爱情是由大脑中的三种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激发出来的,当男女初次产生爱情时,这3种化学物质会迸射而出,就是所谓的亢奋,欲罢不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肌体内渐渐会对这3种化学物质产生一种抗新鲜素的抗体,两年之后,这3种化学物质的作用就会消失,男女之间的新鲜感会逐渐消失,随之代替的是情感的交融。
真正的爱情只能够保持两年,两年之后呢?如雨果所言逃离没有爱情的婚姻吗,去追寻自由的爱情。结了离,离了结,没有了结。
02
在《爱的悖论》一书中,作者写道:“个体的自由在面对他人的自由时受挫,受到伤害。”每个人都在追寻爱情的自由,但是在追寻的过程当中,有些人却受到伤害。
15岁的张幼仪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18岁的徐志摩,在徐志摩的眼中,张幼仪只是一个“乡下的土包子”,与自己是完全不匹配的。当徐志摩在英国遇到林徽因之后,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徐志摩从家中消失,只留下怀孕的妻子独守空房。最终张幼仪等来的是徐志摩借由他人之口提出的离婚。
张幼仪爱不爱徐志摩,我想肯定深爱过吧。“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
徐志摩为了自己的爱情,伤害了婚姻中的张幼仪,他的爱情不是蜜糖,而是一剂毒药。
03
当爱情成为毒药,伤人伤己。
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爱玛是一个农夫的女儿,在修道院里接受过大家闺秀式的教育,同时她也阅读了大量浪漫主义的小说。她希望得到爱情,因此选择了结婚。在查理·包法利医治好她的父亲之后,她便嫁给了他。
然而爱玛“结婚以前,自以为就有了爱情,可是,婚后却不见爱情生出的幸福。”婚后不久,她便对这位乡村医生感到不满,后来越发怀疑自己弄错了。
她讨厌平静的生活,转而追求自己希望的爱情,一种没有在现实中得到的爱情。她先后有两个情人,莱昂与鲁道夫。在永镇她与莱昂发生了一段爱情,但他很快去了巴黎。很快她发现自己的生活既单调又无趣,然后她遇到了当地的乡绅鲁道夫
她厌倦了自己的丈夫,打算与鲁道夫私奔,但是鲁道夫对她已经失去兴趣,抛弃了她。她大病一场,她身体康复之后开始变得挥霍无度,她欠的债务越来越多。最终债务紧逼,丈夫无能,情人无情地回避,她吞食了砒霜,痛苦地死在了在她丈夫而前。
包法利夫人为了追求浪漫的爱情,背叛自己的丈夫,被自己的情人背叛,这可能就是追求自由爱情,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吧。
亚马逊的总裁为一场婚外情,差点让亚马逊破产。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某明星的事情,网上骂成一片,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还有文章,曾经的人气小生,也星光黯淡。追求爱情在进入婚姻之前,一旦进入婚姻,就要对婚姻负责。
《爱的悖论》中说到:“爱的自由,是斗争的结果。曾经付出的代价,应当记得。自由,不是懈怠,而是更多的责任。他不能让人变得轻松,反而加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