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2年,一系列带着Yif名签的视频突然走红。视频中的Yif五官立体深邃,对,就是如上图所示的模样,站在台湾的街头,在暖色的调光下,对着一群人表演着浪漫而奇幻的魔术。
特别是“隔空化物”的那一集,金属叉子在他的“引导”下,逐渐弯成了一个心形的戒指,引得对面的姑娘们连连尖叫。
不久后,网络上却出现大量的非议,指责他的魔术大多是通过视频特效合成的,他理应被逐出魔术界。很快,他通过登台现场表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在采访与后台花絮中,Yif看起来内向而腼腆,并不似视频中娴熟地撩拨姑娘们的大方从容。
内向就对了——我这样想着,一个内向的魔术师成功的几率,或者说速率,要比外向的人高很多。
就好比著名魔术师刘谦,他的魔术成就斐然,早在2011年的时候,已在全球魔术高峰会上,表演了世上目前为止无人能破解的“巴格拉斯效应”。
或许你还对他在春晚上与董卿的一逗一捧印象深刻,但其实如他自己所述,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不喜欢讲话,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研究魔术,会在深夜独自思考问题。
魔术师确实“需要”内向,因为他们需要有过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洞察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边界,然后利用各种神奇的物理化学反应,制造一幕幕令人惊叹的奇妙景象。
|02
为什么魔术师的性格让我很关注?
早在认知还停留在非黑即白时的年纪,我发现有一类人,总是很容易被贴上“奇怪”的标签。
他们沉默而有态度,拥有想法却不喜于表达,时常会提出一些光怪陆离的脑洞。这样的人与其他人似乎很是不同。
其他人是指那些看起来活泼开朗,很容易就能与周围人打成一片的人。对比之下,前一种内向的性格,总被认为是不够完善的性格。
所幸,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性格学,人们逐渐意识到外向与内向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而应该用扬弃的辩证的观点来对待。
|03
那么,如何“扬弃”呢?内敛而充满想法的人,要如何更好地表现自己,收获更多的人气与认可呢?
回到前面的魔术师Yif,内向沉静的他,在闭门苦思魔术的过程中,甚至把自己的女友弄丢了。女友嫌他只懂得与魔术对话,却不懂得照顾她。
这样的一个家伙,还要在街头和餐馆中表演搭讪妹子的魔术,要怎么成功呢?
那就只有多准备和练习。
1)准备
在正式开始魔术录制前,Yif会经常站在街头观察来去匆匆的人群,通过掌握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人流量,以及人群的停留和聚集时间,推测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更适合表演什么样的魔术;观察不同穿衣打扮、不同行业背景的人群的行为特点, 并在心中勾画自己与他们产生互动时的可能的景象,确保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练习
经常在街头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挑选路人,邀请他们观看或配合一些近景魔术。
在Yif视频的花絮中可以看到,在露天的餐桌上、广场中心的喷泉旁、街边的大树下,甚至在菜市场中,他的身边常常围绕着一圈目光炯炯的观众,盯着他灵巧纤长的十指,听着他专注认真的讲解,然后人们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发出一片啧啧的惊叹。
通过这些小而短的魔术,既拉近自己与陌生观众的心理距离,提高自己的表演信心,同时他可以通过观察过程中观众的反应和态度,修正自己在不同场景下,表演的手法与节奏,使得以后的表演更加流畅动人。
3)推动
站在街头的时候,他会逼迫自己多去找妹子搭话,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话术,与她们产生链接;
通过信手拈来的小魔术,观察她们对魔术的期待所在,探测她们体验的峰值存在于哪一刻,这样,帮助自己在正式表演中更恰当地“撩妹”,形成更好的视觉效果。
|04
毕竟,对于魔术表演而言,虽然手法是里,是核心,但是表演给人看的魔术,需要与人产生互动,所以交际是表,是媒介,是传达魔术师内心讯息的桥梁。
倘若原本就手法娴熟,在互动上还表现得体,那么整个魔术将会更加出色。
有句话说,顺着性子做事,逆着性子做人。不外乎是在告诉内向的人们,既要充分发挥性格长处,把思维禀赋发挥到极致,就像——
牛顿和他的万有引力
诺兰和他的电影脑洞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
罗琳和她的《哈利•波特》
又要在日常交际中,强迫自己去打破性格的枷锁,跳出舒适圈,争取更多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在充分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让自己与他人都开心的沟通法则。
毕竟,内心的奇思妙想也是需要传达出来的,希望被人听见、被人认可的,不是吗?
#文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