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在给我过完25岁生日后,提出了分手。
也许正如那些我最讨厌的鸡汤所说“离别总是蓄谋已久”而我却那么措不及防。
五年的感情,在最后换来一句“我笨到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你了”画上了一个“所谓”的句号。
那段时间的自己,状态濒临崩溃。好朋友劝我说,也许他只是临近毕业,压力太大,你们又经常争吵,让他静一静。
可我越是明白所有的道理,却也越频繁的找他,跟他聊天,希望能够重归于好。也许只有那个时候,我才会明白原来我是这么爱这个男人,而我怎么会经常把分手挂在嘴边呢?
心情烦躁的时候,就读书。我始终相信,读书可以平复心中所有的烦躁。这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明白,万事哪有绝对,以前最不屑于读鸡汤的人,现在恨不得在鸡汤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现在想来,确是有些可笑。
看到这么《亲密关系》的时候,起初便被张德芬的推荐所吸引,心里有一个声音,天!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书,这不就是一本关于两性关系的教科书吗?
认真阅读后发现,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有普遍联系的地方。所有的人是独立的个体,却也是相似的个体。人之于动物,是因为具有思维意识,那么思维呢?却也有相通的地方。所以说,那些卓越的人,也是因为思维与常人有了提升而变的与众不同,其他的呢?你我皆凡人。
本书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把感情的阶段分为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于很多人的感情而言,在前两个阶段便已成陌路。感情最初的美好,会因为对对方的深入了解,而慢慢消磨,最后在双方共同的不作为下,渐行渐远。
我想我的感情或许便是这样,异地的痛苦在于没有及时的相处,及时的见面,及时的沟通。而最终,我们宁愿选择了身边的他/她,或也可能通过自己主观的臆想,而放弃了自己的初心。
总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而最终在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时,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儿看到它,学到它,也许这样我当初就不会闹脾气,我就不会把分手挂在嘴边,就不会作,但是故事的一切都不容你去后悔,当然生活中的所有都是没有后悔药可吃。
这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可适用于伴侣,亲人,朋友,同事等等。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可能找到你自己的身影,也许到那时你会发现,原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群体现象。
不论什么时候拜读,我想,我们都应该明白,感情的真谛不是你我爱的死去活来,更多的是相互影响,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的彼此共同进步的良性发展。我们不能在绚丽期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在幻灭期为了权利的斗争而放弃彼此,在内省期做完全的自我否定,而在启示期不愿两个人共同融合与提升。
所有的幸福本就是自己做主,读书的乐趣更深层次的既是对自己内心的深刻剖析,那么这么书,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像最后一颗稻草给予我很多的希望与支持,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勉。
我相信,它可以使那些爱情中的人们,更加珍惜彼此,那些失恋的人们,更加爱自己,而我们,要做到,仍然相信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