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一人一本书吧。”造物主想。
于是,当每一个生命降临人间时,便被授予了一本生命之书。
书的开端已铺展开,你出身于怎样的家庭环境;你发出啼哭的第一声时,是明媚的阳光透射进窗子,还是外面正风雨肆虐……不知不觉中书的开头已书写完毕,你的生命之路也开启了。
也许书的结尾也已安排停当,正如有些作家创作时,会想好开头、结尾,再细细去斟酌怎么填充连接这中间的部分。不过,我们还没有能力快速翻阅查看我们的生命之书是否已有结尾及其内容是什么,且时间、空间等种种因素也是不允许我们那么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现在脚下的每一步,走出一串脚印,将每一章节贯穿起来。
可是,该不会书中的情节也已经被设置好,只等着我们循规蹈矩地去操作吧?想来不会,一件机械式作品可不是创造者的得意之作。毕竟,人和机器人还是有区别的。
最微妙的是造物主创造时给了人思维,可以说这思维是那贯穿于书始终的线索,但又不是简单的线索,有时候它很明晰,一目了然;有时却变幻难测,随着人的成长、境遇改变而逐渐显现、完备。书的情节无形中已定,却是无痕,待你随着特定却又变化的思维去践行,走出一道道属于自己的痕迹,填充那属于自己的书。造物主想要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手中的书的独一无二的作家,多么机智巧妙,创造根系,让更多富有生命的创造如柳条抽丝般繁盛。
所以,接下来就看个人的造化了。你可以在那书上随意涂鸦,但却不能涂抹掉重新书写;你也可以兢兢业业,善待手中的书,将血汗挥洒其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你面对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而你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去书写,就大部分决定了你作品的走向与成效。
不可否认,人的思维是在不断成长的,书也是在不断演绎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你的思维还是很局限的,就像困兽般处处碰壁,而后固步;慢慢的,经历多了,见识增长,你好像有所感悟,开始更长远的思索,不再局促于一地,思维方式有了改变,书中的情节也就起伏莫测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应着这思维办事的,我们怎么想,怎么思考,就促使我们采取怎样的行动,于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习惯、原则,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行途,就如书中的铺垫、伏笔,预示着后文。
不要抱怨自己手中得到的是一本怎样不堪的书,即使开头已定,假使结尾已定,但你还有权利、能力去书写那中间的漫漫长卷,写出怎样的作品,成为怎样的人,关键还是看你自己。只是你用心去做了吗?你尽力了吗?
“给他们一人一本书吧。”造物主想。“可是,我手中的书又是谁给的呢?”造物主陷入了沉思。
素笔
201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