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七天时间读完了《百年孤独》。
这七天里,下班后的时间都用来与它分享。又回到那个追剧的年代迟迟不想睡去。
我以为我只是一时兴起,想买这本书来阅读一番。
毕竟,一直以来,对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我都表示看不懂,比如写的是法国巴黎的《香水》和美国的《沉默的羔羊》,除了它想表达的心理变态以外,我实在看不出它具有的其他导向性意义。
所以在我原本的概念里,书籍也是一样。文学巨著这么深刻的批注,凭我这三脚猫的功夫怎么解的开呢?
事实证明,还是怪我太年轻。
这本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
个人觉得此书主要的脉络轴心都在这位活了115至122岁之间的乌尔苏拉老祖母身上。而她也是此书中唯一一个集齐众多光辉的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她引领着整个家族,打点好家中的一切。
就算是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仍然散发出最简单纯粹的坚持:
在她大儿子与马戏团女子私奔出逃,多年后回来不务正业,让已有婚约的养女背弃婚约,与他结为夫妇的时候;
在自己女儿拒绝心上人导致其割腕自杀的时候;
在二儿子为自由派而东奔西逃命悬一线的时候;
在小儿子滥用职权为虎作伥的时候。
她接纳他们的苦难,却丝毫不容忍他们违背道德和良心而对他人的践踏轻视。这种时候,她毫不留情地将血脉之情抛开,厉声斥责他们的行为,甚至不惜以一己之力去对抗她所能触及到的全世界。
她像一面历经风霜却依然屹立不倒的旗帜,像一棵受尽风吹雨打却依然岿然不动的老树。你砍不倒它,也休想叫它对你卑躬屈膝。她就是黑暗里的那道光。
所以,只有她看出来大儿子征战几十年,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仅仅是因为自己太迷茫。也只有她看出来自己女儿如此绝情地拒绝自己的心上人,不是因为报复,不是因为怨毒,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战胜的胆怯与恐惧最终让自己的一腔柔情爱意败下阵来。它困扰了她的一生,掌握了她的一生,也限定了她的一生。让她终其一生付出所有,对抗所有的孤独,最后在斑驳的岁月中老去,拄着拐杖孤独地离开那个她呆了一辈子的地方。
然而,尽管乌尔苏拉如此睿智能干,甚至让她足以多年完美掩藏自己的失明,让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家人仅仅在多年后以为她只是视力有问题而已,却依然逃不过宿命的孤独。
她的孤独大概是: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成为那道光,依然无法扭转家族的命运。
但如果你仅仅以为这本书只是在陈述个人无法逃脱的命运,那只能说明我们真的读书太少。
我会告诉你其实它含沙射影地辐射了拉丁美洲的历史?
那段香蕉园的繁华与屠杀,那些自由派与保守党之间的战争,那些莫名其妙签就的协议,都是拉丁美洲上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
并且,它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发人深省。
为何这个家族走不出孤独的命运?
他们家族的第一人,乌尔苏拉的丈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了寻求改变,带领全村人日夜兼程奔赴新的地方,然而最终却死在树上。
他们家族中走得最远读书最多见识最广的第六代人物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最终放弃这本可寻求新生活的机会,又回到这红蚁成群白蚁结队的马孔多,与自己的外甥乱伦,生出来一个猪尾巴小孩,不过一两日却沦为了蚂蚁们的囊中物。
然后,这一切连同整个马孔多,都被风吹散,消失于无形,不留痕迹。
为何拉丁美洲无法走向更光明的未来?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不寻求突破,不寻求改变,不走出这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就无法企及更光明的未来,终有一日只会沦为那些寻求突破和改变的人(国家)的炮灰。
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有许多疑问,也好像放下了一桩心事。
敬一个伟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