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文学史,似乎都是濡染着酒香的。尤其是诗与酒,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酒里流淌的是诗的情怀,诗中蕴藏的是酒的激情。诗与酒就这样心手相牵,一路走来,相互温暖着彼此。
而对于诗人而言,诗和酒则是他们终生难违的一对情人,一生一世,棒打不散。
有这么一个人,酒量雄超李白,任性不输陶潜,人称“斗酒学士”,自号“五斗先生”。他善诗、嗜酒,为了酒,甚至连工作都可以弄丢——他就是唐初的著名诗人王绩。
出生于隋末乱世的王绩,自幼好学,才华过人。15岁游历京城长安时,便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了京城的一帮大小官人,被人目为“神童仙子”,并深得大隋重臣杨素的欢心。20岁时正式参加工作,入职国家级出版社、图书馆,做了一名舞文弄墨的编辑。搞文学,是他的本行,年经的王诗人也想大干一场,以不负“神童仙子”之名。然而,梦想虽美好,现实却粗糙,编辑出版机构虽然不是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但管理上也得参照行政机关执行。从上班第一天起,王绩就有点头晕:上班要穿正装,见领导要行礼,天天刷卡,不能迟到、早退,否则就扣粮食……一个月就那几斗米,那经得住扣啊,很快王绩的米缸就空了。更可恨的是,工作日的中午不允许喝酒,这点王绩最难适应——王绩和历代文人墨客一样,保有同样的爱好,好酒贪杯,此廝尤甚。自由散漫惯了的王绩选择了辞职。
后来听说地方政府缺编,王绩才又想到申请支边。别人都是从乡下往京城跑,他倒好,放着京城的大好发展机会不要,偏偏要跑到远离祖国心脏的老少边穷地区,那思想,那觉悟,真是让人感佩。其实啊,他是想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自在。在他积极主动要求下,组织将他外派到杨州一个县里做县丞。县丞可是副县级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主政一方按说得干出点政绩才行啊,可性情狂傲的王绩却不好好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而是纵酒享乐,且常常酒后误事,影响极坏。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真是一点不假,王绩的所作所为,被举报到朝廷的纪检监察部门,他因渎职直接被开除公职,回家种地。35岁的王绩,成了一名档案中有污点的下岗青年。
一个有污点的人,想翻身是很难的。好在他的老板杨广经营不善,被远在山西太原的表叔李渊一家给搞破产了。于是隋亡唐兴。新老板的公司开张后,对前朝的官员实行优待政策:凡在隋朝做过官的人,都可以待诏门下省,也就是奉旨入朝,等待分配工作。于是,作为前朝下岗职工的王绩,虽然有污点,他也按新政策落实了待业青年的待遇。依唐制,凡是奉诏待业的前朝官员,每天均可获免费得三升好酒。他的弟弟曾问他,作个无禄无为的待业青年有什么好时,王绩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待业的日子虽然工资低,生活清苦,还常遭人白眼,本无什么乐趣,但每天有三升好酒,还是挺让人留恋的。”王绩的话传到主管领导那里,领导发话了:“每天三升酒是留不住王老师的。”此后,门下省的工作人员贯彻领导的指示,破例每天给王绩一斗好酒。从此,王绩便获得了“斗酒学士”的雅号。
待分配的日子是短暂的,给老板干活才能有饭吃。那时的工作分配可能也是双向选择吧,好酒的王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岗位——太乐暑(就是国家歌舞团吧)。因为太乐署的焦革夫妇善酿美酒,王绩便请求去给焦革打下手。诗与歌是一体的,干的还算本职工作,关键是能时时分享老焦的美酒。后来,焦革夫妇双双去世,王绩的精神支柱塌了,心灰意冷的王绩毅然向领导打个辞职报告,悄悄溜出了京城。
辞职后的王绩找了个酒鬼做邻居,两人比邻而居,终日对饮,自得其乐。王绩酒量大到吓人,他一次能豪吞五斗酒,所以亲撰《五斗先生传》以表其功。据有心换算过,五斗酒相当于60斤,虽然那时的度数不高,一般汉子断难承受,只有斗酒之量的李白,只能小巫一个。
王绩不仅在行动上倾情呵护浓艳如情人的美酒,酒后也没冷落诗歌与文字,因其在文学上的成就而名列《唐才子传》第一人。不仅如此,他还在理论上为酒文化增光添彩,著有《酒经》、《酒谱》二书,总结了前人酿酒的经验,被人称为“为酒作传的太史”。并且出资为酒圣杜康建造祠堂,还把曾经供应他好酒的焦革也顺便摆在祠堂里供奉。
诗和酒,都曾是我钟爱的情人,可是,我却没能像王绩老前辈那样,倾其一生来呵护与善待。在许多日子里,过着过着,就把自己给过迷失了。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情人。
文人喜酒,代不乏人。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爱酒,也爱功名,一生都奔波在名利的不归路上,最后伴月沉与江底。王绩则不同,他不以仕途为意,为酒可以三仕三隐。因为他家并不缺钱,王氏一脉在当时是大家旺族(王绩是官宦之后,隋末大儒王通是他哥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他的侄孙)出来工作只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感。因为家有余粮,可以任性辞官。
记得去年,我们隔壁学校的一个女教师,因一封简短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爆红网络,她的任性,令人羡慕到无语。其实,古代的文人更任性,因为他们有任性的资本。
比如,陶渊明敢挂印辞官,因为他在乡下还有几亩薄田,这才成就了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与勇气。即使是穷困潦倒如杜甫,一名不文时也敢浪迹江湖,因为他知道,远方有他的朋友。当他买舟沽酒、逆游成都时,朋友果然豪放出手,资助他在浣花溪畔筑草堂以驻。名为草堂,实乃别墅——房前屋后,碧水花溪,有四季常青之树,有一年不谢繁花。当此良景美庐,杜老师一住就是4年,并留下了200多首传世的诗作,这就是任性的副产品。
我辈俗人,虽也嗜酒,虽也烦“你刷刷、我刷刷,上也刷刷、退也刷刷”, 但因家无可耕之田,又无缘结识慷慨解囊一掷千金的慈善家,为了那聊以度日五斗米,我们也不敢任性。
此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赵本山说“胃疼”、宋丹丹大吼一声“忍着”时的情形,却一点也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