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来是我不适应
在产假结束前一段时间,我各种焦虑,总是担心暖暖不能适应我不在家的时候,害怕她吃不好睡不好,又哭又闹。到现在我上班一周时间了,发现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我不在她也能玩的好吃的好,甚至都不用奶睡了。瞬间感觉需要适应的不是她,而是我。
原本我想象中下班回家后的场景是这样的:
我推开门,“暖暖,妈妈回来了”
小家伙一眼瞅见了我,就开始要哭,伸着胳膊让我抱抱
然后我笑着抱起她,她就开心的笑了。
但现实得场景是这样的:
我回到家,“暖暖,妈妈回来了”,看了我一眼,继续玩自己的。
我又来一句“暖暖,妈妈回来了”,又抬起头看我一眼,接着玩自己的。
我还是不死心“暖暖,妈妈抱抱”,看我一眼,无动于衷。
泪奔。。。
我发现一切都是我想多了,我的焦虑都是因为我内心戏太多!
其实就算是很小孩子,她也有自己的世界,并不一定时时刻刻都需要你守着。父母的担心往往是被过度放大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能独立,而是我们总是认为他们不行,没有给他们尝试的机会。
二、“成年而不自立”越来越普遍
跟奶奶聊天时,听她提起了小时候的邻居李阿姨,他家的儿子小伟比我大三岁,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护。
小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李阿姨托各种关系给他找到一份工作,工资不高但是相对稳定。可是没到半年,小伟就坚持不下去了,辞了工作。25岁的他游手好闲,眼高手低,吃住都靠父母养着。这之后,他也被家人或介绍或安排的试过几个工作,可是都干不长。
后来的情况可想而知,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帮忙付了首付,筹办了婚礼。后来生了一胎、二胎,现在两个孩子都由李阿姨老俩照顾着。为了小伟他们生活方便,李阿姨每天早晨去把孩子接到自己家,晚上再把孩子送回去。六十多岁的人就这样每天来回接送孩子,照看孩子。而小伟和他老婆还是像没长大一样,吃住全靠父母,没有任何为人父母的责任。
“成年而不自立”已经成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身边有很多朋友,快30岁的人了,工作让父母帮忙找,遇到事情找父母解决,自己生了孩子直接甩手交给父母,还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
之所以出现了这么多心安理得的啃老族,大多都是因为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包办了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
三、让孩子学会独立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从初中就开始了住宿生活,离父母比较远,开始的时候一周回去一次,后来两周甚至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在学校里,生病了自己照顾自己,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有难过的时候有无助的时候。
但是正是这种经历让我成长的更快,让我更早的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什么都依赖父母。
北大才女赵婕在书中曾写道:“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有时候父母需要适当的狠心一些,不能因为怕孩子受伤就剥夺他独立的机会。没有人能守护一个人一辈子,即使是父母,既然早晚要离开,那就该在离开之前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