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把人当人看,这意味着不但要把求助者当人看,也得把自己当人看。
思维训练课堂上有学员问我:“您说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我答:“您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您不是人;而如果我直接回答了您的问题,我便不是人!”
“不是人”不是骂人。很多学员已经意识到,自从成了心理咨询师便“不是人”了,比如张口闭口都是专业术语,连人话都不会说了,我将其称为“作为咨询师的人”,而培训的目标之一,便是转变成“作为人的咨询师”。
“作为人的咨询师”是不会提诸如“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之类问题的,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少有对立,知道任何对立的背后都归于统一。具体而言,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或者反过来说,人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人就是人。
只是理性的不是人是神,总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也不是人而是魔鬼。
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把人当人看,这意味着不但要把求助者当人看,也得把自己当人看。
我问:“您能做到把人当人看吗?”
他说能。我说他吹牛。
其实做到把人当人看是极其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遗憾的是,在这种不可能的前提下,自负的心理学家们会为了其研究的需要,把人当成了理性的神,而对非理性魔鬼那部分却视而不见了。比如《社会心理学》讲爱情,最重要的理论便是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者就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认为人们总是选择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幸福的对象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都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这既包括物质和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和心理的因素。据此理论,爱情的发展大致经历取样评估、互恵、承诺、制度化四个阶段。
写入教科书的社会交换论者的研究结论就是这样的,但我相信社会交换论者的爱情一定不是这样的,因理性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或不能长久存在的,当我们面对所谓理性主义者的爱情时,只能哈哈了。
悲催的是,何止社会心理学的交换论,整个西方经济学不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吗?否则,就不能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理论和现实的距离。
“但说句心里话,”我对这位学员说,“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更相信人是非理性的,就像我更趋向于认为人性是恶的,尽管我知道历史上有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性又善又恶论。”
出我意料的是,他竟然没听我在讲什么,而是突然问:“那么,什么是理性?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的理性和心理学中的理性是一样的吗?”
这个问题之深刻让我大吃一惊,惊为天问。因为,我发现并思考这个烧脑的问题已久,大量脑细胞早已因此而壮烈了。
是啊!我们俩说了大半天理性和非理性,是假设对理性或非理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清晰且一致。可事实呢?
Time and time again,I ask myself:“什么是理性?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的理性和心理学中的理性是一样的吗?”
继续烧脑,容我明天尝试着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