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多抓鱼卖了一些书。
因为家里最需要清空的那批书已经清空了,所以也已经有好几个月不用了。今天忽然想起来,关注了一下,发现它的发展还挺好的。
不算意外,总体来说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可以解决大家囤书太多的问题。毕竟有许多书买回来看了一次之后,并没有必要再看第二次了。多抓鱼的大部分用户,应该都是我这样的人:家中囤了大量的书,其中相当一部分长期不看,属于闲置物品占了空间的。
与它的一些竞品如孔夫子、闲鱼相比,多抓鱼的优势在于其工具的便捷性,对个人来说毫无压力,书可以一股脑儿全卖给多抓鱼平台,再慢慢等它们一本本被买家买走。
它将卖书的流程简化了:卖家用户只需要给扫描书本的条形码-等待上门收书-等待审核后打款。
它也将二手书籍标准化了,书籍本就属于标品,用户扫描条形码,平台根据封面、出版社、价格、评价等等来给出价,告诉你审核后可以拿多少钱。而对于书籍被收购后,卖出前的消毒、再包装,则统一由平台来处理。
流程的简化和标准化,大大提升了效率
你不用担心像一些To C平台这样需要为了每一本书去录入,去对接买家,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最后还可能一本都卖不掉。
一口气理出一箱子书,给平台取走后再审核打款,整个过程是有一种“断舍离”的爽感的。并且还能很快拿到钱,金额也比当废品卖掉要多得多。
多抓鱼的用户增长策略,也比较有意思。
多抓鱼是2017年5月上线的,它在冷启动阶段邀请了如蒋方舟等一些年轻作家,最终吸引到了一批作家的粉丝。这与其目标用户的气质高度吻合,是偏文艺又还远不到文学专业人士的普通人,类似豆瓣的用户,以及知乎较早期“精英社区”概念的用户。
而由于多抓鱼便捷的操作,使得第一批种子用户会非常乐意将这个产品分享给自己的朋友——通常是同样热爱阅读、电影、戏剧等的人。
它从没有用过现在非常火爆的那种常规的“裂变”,比如分享领取优惠券/红包、砍价等等。用户会分享,纯粹是出于“想要告诉朋友这款工具不错”的心态。
常规的裂变手法,则利用的是人的“趋利”心理,分享出去的人是出于保证“自己的利益”的目的。
而为什么多抓鱼笃定这群用户在产品足够好的情况下,一定会和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分享呢?
我们知道豆瓣上有许多基于特定的兴趣而聚集人群的“小组”,其中有一个,名字叫做“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个小组目前有37万人。
用知乎用户“沙丁鱼”的说法:组里边的人永远都在讨论哪个电商又做活动了,什么某东满400-150啊,某逊200-50啊之类的。然后另外一部分人是晒单的,那种几千块的单随处可见。
“买书如山倒”小组成立的时间是2005年,在随后的好多年时间里,确实,各大电商在图书这门生意上动足了脑筋。
那个时候,亚马逊还是“卓越网”,而当当如日中天。
那个时候,大家忽然发现,千万不要再去实体书店买书了,那太不划算了,电商打折如骨折一般,简直就是不要钱。
大多数人囤书的习惯,绝对是被电商动辄的“满减”惯出来的。而这样过量的消费之后,随即而来的也必然是二手市场的契机。
多抓鱼的用户和豆瓣用户高度重合,他们中有一些就是从这样囤书的习惯中走过来的。对这群人而言,多抓鱼解决了他们多年以来的一个“痛点”。出于多年“混迹”豆瓣的习惯,他们也一定会“奔走相告”,让有相同兴趣的人知道。
这样的“分享”,缺乏广度,可能用户只是在点对点地告诉了自己的几个朋友、同好。
但它却抓住了“精确度”这一点。其实是用户在分享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帮多抓鱼做了一道过滤,找出了自己身边最可能是多抓鱼用户的那群人,或者只是几个人。
这就像是给种子用户输入了一种算法,告诉他们我们需要扩散到怎样的人群,然后种子用户就自发地筛选标签,精准扩散。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身边接受到“安利”的人,无一例外最后都成为了多抓鱼的用户。
多抓鱼曾经做过一次“线上股东大会”,邀请用户成为多抓鱼的“精神股东”,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有意思的是,非常多的用户表示自己“不想社交”,请多抓鱼在功能设计上不要老往社交上靠。
“只是想单纯卖本书而已。”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十个有八个自称“社恐”。
但实体旧书的流转,天然就带着“社交”的基因。一本被他人抚卷阅读的书,扉页里可能还夹着一封信笺,当你拿到这样一本书,总免不了要想象一下书的旧主,TA可能的模样,TA被这本书打动落泪的表情。
所以其实并不是拒绝“社交”,而是拒绝“被动社交”。
比如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你卖出的书,你可以去查看别人卖的书并搭讪。这样的社交就令人感到恐惧。
一个人买书的品味,是这个人灵魂的一部分,灵魂的碎片被窥视,就相当于隐私泄露。
对于多抓鱼的用户而言,自己的书在平台上售卖,有人买了那就是知音,平台推送一条消息即可。自己收到了看一眼,类似一种精神奖励,会强化对平台的认同和归属感。当然也会让用户在今后更多更多地选择在该平台售书。
针对某一笔订单,可以有直线的联系。但总体而言,多抓鱼的用户还是更享受在平台安安静静卖书买书。
关于未来的想象,多抓鱼的用户黏性应该是比较高的。毕竟书籍的流通属于这群人的刚需,而目前又确实没有什么平台的体验能优过多抓鱼。
只要这群人仍然爱着读书这样一件事,仍然懂得和尊重用户,这个平台就至少可以小而美地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