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是能担起“中国最美乡村”这个称号的。我见过油菜花开时的婺源,金灿灿的花海,铺天盖地,流光溢彩,蔚为壮观,伴着油菜花的还有蓝天白云下的粉墙黛瓦。村后青山半米远,屋前溪水流春秋,一个个宁静而安逸的小山村不是世外桃源,却胜似世外桃源。这一次,我们到婺源的时候,已经是暮春季节,菜花已结籽,杏桃成落红,可是,婺源仍然有着让人心醉的自然美,眼之所及,到处都是极具皖南特色的山山水水,再走一走,看一看,细心体会,你又会发现婺源的另外一种美,这种美比秀美山川要厚重得多。
到婺源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去了彩虹桥。路上,我手机微信收到妹妹发来的一张照片,是她儿子正在伏案学习的背影。妹妹发来语音说:你外甥这次从学校回来象变了一个人,没人督促他,他自己主动有空就看书学习,可惜晚了一点,要是早知道用功多好啊!外甥今年快二十岁了,小时学业不佳,初中毕业后去了一所五年制高职学校读书,今年即将毕业。去年底,他打电话给我,表示想参加专升本考试,我当然竭力赞成。这不,正在家准备专升本考试呢。对妹妹的话,我是认同的,如果早一点努力,又何必等到现在才想着去考个专升本呢?但是对妹妹没好直说,只想安慰她,让她多鼓励孩子,无论如何,知道读书总不是坏事,但又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恰当的语言。
正犹豫间,彩虹桥就到了。这可能是全国风景名胜里最小的景区之一了——景区里就是一座桥。彩虹桥位于清华镇古坦河上,其名字的来历有不同说法,有说大桥落成前,乡亲们想为这座桥起个好名字,可是众人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出让大家都满意的,就在即将建成之时,一天傍晚,一道彩虹飞架小河两岸,夕阳西下,远处的青山和彩虹一起倒映在河水中,就象一幅山水画。于是便有了“彩虹桥”的名字。这可能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其实桥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这座桥建于南宋,距今已经八九百年了。我们从景区入口进去,登上桥头,目测桥长百余米,宽约三四米,由六亭五廊四墩构成,桥身以木梁横架,木板铺面,木构亭廊,青瓦结顶,高低错落,富于变化。四座桥墩均由青石垒砌,迎水一端呈尖角状,还微微翘起,与现代战舰的头部形状酷似,可见古人的智慧,其后座平整敦实。桥墩尾部建有粉墙阁亭,与廊相连,亭中设石桌、石凳,以供行旅歇脚。
这样一座桥,放在今天来建也是所费不菲的,看了介绍,我才知道,这千年不垮塌的古桥,居然不是由当时的官府建造,而是由当地的一僧一俗合力建成。这僧俗二人都姓胡,俗家胡叫胡永班,平常在家种田,闲时去河对岸的集市做点小本生意,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看到因为有河阻隔,乡亲们来往非常不便,虽然河上有一座小木桥,但江南多雨,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桥必被冲毁。胡永班每每看到村民出行困难,就想在河上修一座大水冲不垮的桥,但是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资金的问题,自己一家人生活都困难,哪来修桥的钱呢?这时同姓僧人胡济祥扛起了筹资的重任,他披星戴月,不避寒暑,云游四方,化万家斋,筹千家钱,费时三年,才和胡永班一起将桥建好。据传说,因为劳累过度,桥修好后,胡永班就一病不起,数月后与世长辞。但从此以后,在古老徽州的驿道上,这座既可行人,又可歇脚,晴日能遮阳,雨天能挡雨的石木结构的廊桥屹立了九个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
走到桥的中间,忽然发现亭子里设立着神龛,分别供奉着三尊神像。原来,这是后人为纪念胡永班、胡济祥而特地设立的,右边的即为募化僧人胡济祥的神位,左边的为领头人胡永班的神位,中间为大禹的神位。导游说,当地人通过这种方式,既是表示对二胡的永世不忘,也希望通过大禹来镇住洪水,保住古桥。其实我想,这又何尝不是当地人乐为乡梓无私奉献精神的源头活水呢?
站在桥上,放眼四方,远处青山如黛,桥下碧水长流,河边古村巍然,驿道依然在,只是人已非,但这水中青山、绿树、屋舍的倒影,分明构成一幅活的山水画,宋时的那一道彩虹,也早已深植于婺源人的内心,一代一代地传承。忽然有了作诗的冲动,思索半天,终于得到几句:
远映青山近绿荫,彩虹飞度到如今。
僧身俗骨何须别,桥下清泉可洗心。
顺着这一首小诗,我也似乎知道该如何回答妹妹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