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影评作为一种二次分类的文学体裁是在文学院公众号上,看到许多连名字都佶倨嗸牙的电影评论,内容更是晦涩难懂,基本都被抬升到了人性,人类等宏观抽象的层面。从一段2小时左右的影片中悟出如此高深的人类的永恒话题,导演的功夫也可见一斑了。
之前我也尝试着写过影评,不过按现在的标准来评判,只能算作电影观后感吧。我能想到当时激动的我,一边写下愤青一般的感慨,眼角还流着为主人公悲惨的结局而汪洋恣意的泪水。无论是读书,还是看电影,我总带着囫囵吞枣的态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总想着写下来而不是深究下去得出更深的结论。人们都说,看场电影等于观礼了一段别人的人生。当时的我年纪还小,对自己的人生尚认识不明,又何来对他人的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抽象理解呢?
越长大后发现能跟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契合的电影越多,感触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起来。现正值情窦初开,许多青春题材的影片就很能让我联想到自己。我想,电影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们观礼别人的人生,而是在主人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人生缩影吧。无怪乎越年长的知识分子都偏爱电影胜过电视剧,因为他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演绎他们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啊。
所以不同电影才会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但是,一部好电影是制作团队与观众的一次对话,如果没有观众,那么这部电影是没有实现电影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的。况且,在如今这个商业化肆意发展而艺术逐渐边缘化的时代,观众才是最大的投资方。一部电影要想唤起一整个特定群体的共鸣,影片的主人公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共性。除了那些文艺范的小众电影外,大部分电影中的不同角色都对应着迥异的人生轨迹。这个轨迹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节外生枝,那些枝桠就是每个观众寻找影子的方向了。
昨天文学理论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影评,影片名叫《欢迎来到东莫村》。我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也并不知道影评的标准写法。但无论怎么写,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结构和格式都是其次。我这种以思想为上的想法当然不能得到老师的支持,原是我初出茅庐自己给自己降了标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