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老师们的研讨分享。第一项是讨论上级安排的教育,就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疫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以及防近视教育进行讨论方法的分享,第二项是前两个月的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前后共有15位老师做了分享。第一部分的分享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把学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放在了教学前面,我以为这是最好的理念。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教会孩子学会生活,是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所以,一切凌驾于生命之上的教育都是功利性的教育,都是忽略了学习者主体感受的教育。二是各学科都立足于自己的学科,既有思想上的共识,又有方法上的思考,这是“五个教育”贯穿全程、全学科、全方位的体现。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不是某个人、某几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全部动起来,从不同方面去渗透,在孩子心灵上筑起警示防线。
观察可知,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安全保障员是自己。我们要把安全教育的接力棒交给家长,也交给学生。电视剧《血疫》中有一句话,“恐惧感让你保持敏锐”。这是杰克斯上校说给新进入实验室的军官的话。“敏锐”让你时时用眼睛和心灵去看,用耳朵和心理关去听,用大脑和心灵去思考,“敏锐”是“警惕”“紧张”“关注”的代名词。只有具备足够的敏锐,足够的警惕,我们才能“谋定而后动”,把事情做好。拒绝学习,就是拒绝成长;拒绝反思,是拒绝更好地成长。
这次疫情,让我们学会了思考:
一、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多少人,笃定自己一定会走到自然生命的尽头,然而,24岁的彭医生再也不能挽着新娘的胳膊走进婚礼的殿堂;挚爱学术的李医生永远告别了亲人;退休的杨医生没有了天伦之乐、安享晚年。活着,是最大的幸运。
因为不确定,一切充满神秘,充满挑战。人类与大自然的较量孰轻孰、谁胜谁输?
因为不确定,才具有无数种可能。我们人类能做到什么?能做得更好吗?
因为不确定,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喜乐相逢,悲剧上演,确定中又不确定,组成了这个世界。
二、未来充满挑战,拥抱方能成长。
每个人都有“变”的恐惧,那意味着要改变现有状态,离开舒适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无论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会产生重重阻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下,我们该如何自处?
1. 关注自身发展,提高认知能力,探寻事物的本质、本真、本来;
2. 换位思考,迎接挑战,真正理解“最大的变是不变”,“最大的不变是变化”;
3. 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或终极使命,为自己找到具体可感的确定性目标、愿景,努力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在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中,成就自己,发展别人。
三、教育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教学说到底是学生与老师在人生路上的相遇,相遇的过程中由教师带领学生趋向于完美的人生或者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教育犹如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是这场舞蹈中的共同舞伴,是一种代代相传两全其美的舞蹈:年长者给年少者以经验,年少者给年长者以活力,他们在一起翩跹起舞,共同塑造休戚与共的人类社会。”在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出版20周年之际,再读这本书,多了理解和认同,这种顿悟怕是年龄与经历的共同产物吧!喜欢教育30多年初心不改,时时陶醉在与学生共舞的时刻,感恩有缘选择了喜欢的事情,不可辜负天赐的良缘。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愿在这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目标,时时被鞭策,事事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