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大街上越来越多的车,我感慨,那么多的车居然没有一辆属于我,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
前几日,同事群里吆五喝六要去采摘桃子,给了地址,我网上一搜,公交到不了,坐出租车又太贵,微信群里敲出想说谁去,带上我,又一个字一个字的删除。心里默念:我tm滴怎么现在也每个车啊。
我陷入自我分析中,经过我的内观,我大概分析了一下我为什么大学毕业7年还买不了车!!
1
动力是最大的源泉。只要你想,你一定就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随和到无语。
口头禅就是“也行”!
没房也行,于是我裸婚了。
在外地工作也行,于是我漂泊了
……
总是随遇而安,缺少对某件事情强烈的愿望。和朋友一起的时候,连点菜也会说:吃这个也行,吃那个也行,看你咯。
最大的好处就是收获了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我这人事儿少,好相处。
但是我有时候就在怀疑我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就拿工作来说,我干销售也行,干秘书也行,干技术也行,干服务也行,去当个老师也不错……我到底想干啥,我擅长干啥,我应该干啥?这是我在而立之年最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样的性格,是导致我没有买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没有强烈的愿望,因为我说:没车也行吧,没车可以坐车,没车不用操心,没车可以打车啊……
所以,我没有强烈的买车的愿望,所以我没有朝这个方向努力,
所以我练开车都没去学,驾照报名也不想报,看见车也毫无感觉
so,没有买车。
2
缺乏理财规划。没钱就是硬伤。
要说我,挣钱虽然不多,但是呢,要买个10多万的车,攒一攒也是没问题。
可是囊中总是羞涩,主要还是不善于理财。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记账的习惯没有养成,用了鲨鱼记账app后,也只喜欢记录收入情况,不记录支出,这样一来,我总是看到,“呀,除了工资以外,我挣了***钱,这些我都可以花掉的。”
工资以外的钱不多,也不稳定。主要来源是微商,稿费。
稿费都知道,这东西靠感觉,有时候写东西好了,就有个300,500的,写不好,啥也没有。
微商也是,我这人懒,闲的时候发一下,忙的时候就一股脑给忘记了。
……
综合以上几点,我的存款不见涨,我的欲望不见少。
瑜伽,健身房,美容院,书店,饭店,淘宝,代购……这些烧钱的地方都经常去。
理财这东西,贵在坚持。
其实刚上班,我是做得非常好的。
工作的第一年,工资很少,平均每个月在2500左右,年底虽然发得多点但回老家都花光了,不过好在那个时候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面,除了吃饭,没有太多的日常开销,单位的宿舍水、电、气、暖、网费都不需要花钱,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结婚,我每个月把自己的工资存1000元为3个月的定期,每个月都这样,这样坚持下来,每个月都有存款到期,遇上急用的时候也能用上。
到了工资第二年,因为工作上有进步,工资比第一年多了,我把每月定存的1000元上升至2000元,而且还研究上了股票和基金,刚好有一个同事在这方面特别精通,从他那里找了一些书籍,经过我3个月的研读,我发现,我这个人不适合炒股,我是个稳健型的人,有风险的事干了的话会睡不着觉,于是我开始基金定投,每个月定投200元,最开始是在银行的营业厅里,办业务的人推荐的一只基金,后来我又发现网上银行看基金更方便,我开始在网上定投基金,购买多种基金组合,降低风险,虽然钱少,但积少成多。
后来,我接触到了信用卡,我发现可以利用信用卡来增加我的活动资金,于是我办了2张信用卡,遇到急用时刷卡,避免动用定期存款,另外每个月网购都用信用卡,自己的钱存起来,下个月定期还款。
这些长期坚持下来,还真有成效,在2013年我们准备购置房产时,我一下子从各种卡里倒腾出来了不少钱,离首付越来越近,老公也惊呆了,我趁机教育了老公一番,说还是我理财好吧。
等我们购置房产以后,不到两个月我就有了宝宝,但是这时,我们存款全部用完,还欠了一些钱,于是我又开始下一轮的理财计划,依然是稳健性的基金定投、定期存款,只是现在多了个余额宝,等到小宝宝出生后,我立即给孩子购买了教育类保险。
妈妈从小教育我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生活还在继续,理财贵在坚持。
但是!!!
一切都很顺理成章的时候,乱了,乱了。
这两年,家里两件大事,一是公公生病去世(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伤,你不懂),二是行业寒冬期,工资锐减。
理财计划打乱。
因为无财可理。
3
虚荣,什么东西都想要好的。
要说前两年效益好的时候,买个10万左右的车是没问题的,但是,虚荣,我老公把买车的目标定在20万。
于是只好作罢。
消费水平,欣赏水平,各种东西交织影响成了现在的我们两口子。
我认识一个朋友,两口子不在单位的主要核心部门,更不在核心位置,工资水平不如我两。但是人家却买车,又买房,还能有剩余的钱。
我扒拉了一下,我们的消费观导致我们的存钱不一样。
我和老公都喜欢买名牌,喜欢穿好的,用好的。他们只需要能用。曾经一起逛街,她买的是40元的裤子,我感觉我上小学都得穿40元的裤子,当然不是批评她,只是消费观念不一样,这和家庭教育有关。
买房的时候,他们二手房,比较偏,多层,没电梯,没暖气。他们的观念:多坐几个站,剩下好几万。
我们买房的时候,追求地段,我们因为是外地人,在这个地方,买房就想一步到位,学区房,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附近,楼下就是大商场。楼下就是公交站。医院不过几百米。于是我们买房,倾其所有,比他们多花10多万。
装修,他们买的是二手房,啥都有,几乎拎包入住。
我们,期房,地板要好的,橱柜要贵的,瓷砖法恩莎,沙发、餐桌、电视柜、茶几都要芝华士的……于是装修超预算
导致我们总是欠账。
想想,每个人不一样。
我要少,但是贵的。
本来要自我剖析一下,深度反省一下
结果,反省的结果是,我还是喜欢我自己的消费观。
哦漏,这就是我
不一样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