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懂得道理再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而当你尝试去读很多心理类鸡汤文,你都能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最后获得幸福人生的前提,都是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也许,很多前面铺垫的基础,都是为了获取内心的安宁,从而收获自己的幸福人生。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人,照着一堆堆的道理去实践,最后,没能争取上我们想要的生活,这时候,那些看起来特别值得回味的道理,便成为了毒鸡汤。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在没有特定的情景下,随意选择来用,只会贻害无穷,也就不可能获得内心宁静的结果和自己期待的未来。
比如说,你喜欢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作为座右铭,然后,巧了,有人就拿“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这时候,你是不是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
要想内心宁静,前提是啥?自己认可且愿意去行动,然后真实感受到乐在其中。
我们很多时候,是被动灌输一些理念,然后误以为那就是我们认可的东西。比如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大家真正认可并做到这点了吗?我想很多人是不好意思去承认的。为什么?一个是,认识不够深刻,行动上跟不上,内心深处可能觉得,这就是一句口号而已。二个,你会随着年龄增长,很快会将它给换了,可能考虑的是要跟上潮流,比如换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内心宁静,是永恒且固定的感受,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当我们内心彷徨的时候,更多的会依靠外物,但没有借助合适的东西,可能会毫无作用。比如,我不开心了,我要去玩游戏。玩的时候,可能开心,也可能更加郁闷。但结束之后,依然还是会失落。
内心宁静的营养是啥呢?什么东西可以灌溉?
在这里,咱讨论的是,能够持久的内心宁静,而不是一时的,那么需要怎么做呢?我想,没有一个标准,全看大家的出发点。
有的人,读书的时候,内心很宁静,并从书中学到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结果越发感受到宁静的内心带来的美妙感受;有些人,弹琴的时候,内心很愉悦,并将这美妙的音乐传播给别人,让别人也很开心,不断循环,一直给人宁静的样子;有些人,写作的时候,特别宁静,在自己的想法融入到文字中,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并给他们生活带来希望,倍感兴奋,从而持续保持宁静的状态。
说到这,我就特别想静静,需要好好想想,我需要怎样持续宁静下去?这个东西,不是一时的,不是说外在环境变化了,我就开始内心波动了。
你就拿写作来说,只要你开始进入写作的世界,你会发现,到处会传播写作变现的思想,然后,你就容易在乎结果,也就难以做到内心宁静了。
我一直在看些日更的小说,然后,很多读者会有意见发出,“今天的内容又在水”,“作者在凑字数”;更得少了,看不过瘾,也要被骂;还有的读者实在是太痛苦,自己来续写自己看。但在我看来,作者能顶住压力,持续创作,提供精彩的剧情,就很厉害了。
然后呢,作品剧情发展到高潮了,有些人开始体会不一样了,蓦然发觉剧情没以前水了,也有人觉得剧情节奏加快了,还有人表示,自己写不出这样的内容。
面对一副好作品,其实是能体会到输出背后的那种纯粹,同时,当作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输出时,他选择请假也不会写,也是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写作的热爱。
这份热爱,能够提现创作时的内心宁静。所以,哪天发觉自己内心能做到宁静,并无意间便传染给了别人,那么,这时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状态。
内心宁静,也是需要认真对待,否则,容易遭受破坏。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有多少时刻,保持内心宁静的呢?
挤地铁,内心可能会感到压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可以选择做些事去把握,比如读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与人交流,静下心倾听,不要听懂一半就去打断别人,好好体会,这时候,内心就是宁静的。
与人有分歧,柔和缓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怎样?内心也是宁静的。
内心宁静,是思考的产物,很多时候,懒得思考,不知从哪开始思考,所以说,这是奢侈品。
抛出一个大话题,“如何过好这一生”。这几乎就没有办法给出统一的答案,也不知从哪里开始思考,结果,来回问多了,也就懒得思考了。然后碰到问题要解决的时候,还能内心静下来吗?
就拿前两天,完全没有写作欲望来说,梳理下当时的思路,那就完全在不知表达啥的基础上,堆砌了一堆的负面东西上去,比如,我有写作的天赋吗?我写出去也没多少人愿意看吧?没有灵感为了日更而日更有价值吗?
一堆这样的问题下来之后,结果很有可能只有两个字,“断更”!好在最后一刻,我的厚脸皮,让我选择了坚持。但那种特别不好的感觉,我是不想再体会的。
所以,一旦拥有内心宁静的体会了,一定要珍惜。好好想想这种感觉是怎样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内心不安分了,可以尝试找找,而不是,自暴自弃。
这效果,真的立竿见影。像今天,内心特别宁静的想着这个有关内心宁静的话题,你就发现,今天水的文,变多了。
如果问为何会这样?那就是,思考。静下心来,思考深刻了,输出的东西会略微强于空洞的随笔了。
当你内心宁静了,再次回头想想,“如何过好这一生”,然后你还是没有找到比较好的答案,这时候,你可能就会领悟到,什么是活在当下了,以及怎么活在当下了。
但如果冷不丁地,有人抛出活在当下的观点过来,而且见你一次就强调一次,你就肯定很排斥这四个字了。
相反,如果你考虑好了,自己梦想是什么,计划要怎么去做,从哪里突破提升。这时候,可能你会倾向于“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因为,你在有思路的情况下,会更加努力甄别风险,比较现实与想象的差距,从而会特别谨慎对待自己的每一步。
如果没有好好思考自己的处境,误用不适合自己的鸡汤,错过时机,浪费了时间,还能内心宁静,那就不是很容易做到了,所以,思考,很重要。
不过,面对纷扰社会,做到独善其身的宁静,不容易,这也是我将它定义奢侈品的原因。
毕竟,人,是需要与外界互动的。有些所谓的鸡汤,不是自己特别需要,而是因为自己要做到,然后,传播给需要的人。
这观点是不是很雷人?但我却是这样开始思考的。
你想啊,比如有本书,讲《如何有效沟通》,也不知有没有这样的书哈。然后呢,为什么要学习这本书?站在自己内心宁静上来说,完全没必要。我按我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习惯性的表达方式,我内心肯定很宁静啊。
但是,我学习沟通,我不是吃饱了撑着,我是防范我的表达,让你不开心,要照顾你的小心脏,不然,你被我张口就来的哪句话刺激到了,反馈到我这儿来了,那我可能也就不能宁静了。
情况好点的话,啰嗦地解释下,可能就过去了;情况恶劣的话,赔礼道歉可能还得不到原谅。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可见,站在物质如此富饶的年代,获取内心的宁静有多难,所以,当自己不够淡定的时候,也要多体谅自己;而一个物质特别匮乏的人,你说他内心世界特别丰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