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圈有一段親子教育紀錄片,《鏡子》。15歲少年家明不願上學,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和流浪歌手。貧苦家庭出身、奮鬥一生的爸爸對他寄以厚望,他卻一心只渴望「自由」。於是父母把孩子送到「特殊學校」,希望孩子能在那裡得到「改造」。
有一天學校給家長們設置了家長課堂,老師問了家明爸爸這樣一個問題:你這一生,過得累不累?家明爸爸試圖解釋,去避開問題的答案。但在老師強調正面回答的時候,最終還是說出了:累。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內心很震驚,不禁想:我們口口聲聲說愛著孩子,為什麼自己覺得過得累的人生,卻要我們的孩子去複製?
控制欲強的家長總是認為自己多活了這麼多年,所掌握的人生經驗就是對的。
家明的爸爸覺得:孩子就該一心發狠了學習,才會有美好的未來。孩子有理想是好的,但是上面這種理想需要「糾正」、「糾偏」。
孩子想當背包客,父母不讓;孩子想當流浪歌手,父母不讓;孩子想養寵物,父母不讓;孩子騎車只要稍微跑遠了一點點,父母就會立刻催促他回家……卻從來不問孩子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也從來沒有和孩子討論過為什麼。換做是你,沒有足以讓人信服的理由,你會心甘情願去接受別人強制的安排嗎?
很多父母總是覺得一心為孩子付出,對孩子那麼好,給予了滿滿的愛。孩子就應該感恩和體諒父母,努力學習變成父母所期望的樣子。
可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是。沒有誰的人生是可以複製的,也許一個人的成長道路會受父母的影響,但是人生的軌跡是父母所不能左右的。等孩子再長大一些,他會受夠這沈重的愛給予他的心理負擔,壓得他喘不過氣的時候,就有可能選擇逃離。並且長此以往,當沒有了父母的安排,孩子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該怎麼去做。
成年後,做什麼工作才是能得到提升的?我們總是容易看到身邊的朋友都過得很好,然後產生「快速成功」的焦慮感,永遠不滿意當下,忘了叩問初心。你的興趣,你的強項,你曾經說過的夢想,都遺忘在一次次的比較之中,你自身和別人的比較,家人朋友拿你來比較……於是你逼著自己「提升」,並且要快速成長。
也許青春年少的時候想過,想在25歲的時候寫一本書,30歲的時候有經濟能力帶爸媽到處旅行,35歲的時候有個可愛的孩子有個幸福的家庭……可是這一切計劃,都被那些「別人家的孩子」給擾了心神,誰誰誰剛畢業幾年,買了車買了房結了婚有了娃。
然後明明滿腹才華的你,也懷疑起自己的能力。沒有了父母的「指導」,變得無法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覺得無法實現自己的計劃,「真是失敗極了」。那些諸如「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的話開始回蕩在腦海中,你開始想也許只要「複製粘貼」他們的生活就可以了。
這一切迫使我們開始蠢蠢欲動,想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走向「人生贏家」的道路。於是陷入無盡的焦慮、恐慌、迷茫之中。人生越走越沒有方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走向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