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襁褓中开始,父母看着孩子逐渐长大,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会笑,什么时候张嘴叫爸爸妈妈,什么时候第一次学会翻身,什么时候能坐稳,这些所有的所有,大多数父母都牢记在心,刻骨铭心。
而做儿女的,这些印象生来就缺失。5岁以前的事,谁还能记得清晰?在老天爷给的我们可以共同面对的时间里,这个时间落差至少是5年,甚至更长一些。
彼此的走向不对等,孩子走上坡路,父母走下坡路,根本是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渐行渐远的残酷过程。
在很多次与别人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仅仅1%的人欣赏自己的父母;5%的人真正理解父母80%的人爱他们,但是这爱里有50%源于同情,就是觉得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自己付出,很可怜。
这爱不是来自理解和欣赏,本身已经居高临下,所以很多人会一边心疼父母,想报恩,一边在不耐烦地对他们指指点点。但是,这又是普通人无法避免的人生命题,因为人的本能就是讨厌衰老和死亡的,大家都更喜欢年轻向上的生命。
压力不对等,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抚养大,压力刚刚卸掉,而孩子马上迎来自身的压力 — 进社会、就业、结婚生子,完全忙不过来。连照顾自己小家庭的功夫都有限,能分出精力来照顾父母就更不容易了。好像柏杨先生就说过,爱是一代代往下传递的,不具有回溯性。
以前,做父母还有个必然的优势,你的孩子最后也会成为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在带你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重新走一段你爸爸妈妈曾经走过的人生路这样,子女对父母纵然没有很多实际的照顾,总可以互相理解。
互相体会彼此的处境是重要的,就像电影《客途秋恨》里面的主人公,张曼玉一直痛恨她的日本母亲性格冷漠。后来她陪母亲回到日本,在这个语言完全不通的国度,她感受到母亲当年在中国的感受,最终才原谅了母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丁克一族”越来越多,不婚的人也越来越多,子女重走父母人生路的概率又降低了。
做父母的人,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是被动的,尤其到了这个年代,选择做父母的人已经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
老本,老朋友,老伴,这成了人们晚年的保障,很多人不会再把孩子算进去了。生孩子成了一种人格的修炼,在养孩子的同时去丰富自己,与他共同成长,这种观念自然辛苦,但是豁达。
孩子只是通过你而获得生命,而不是让你规划他的生命。你生孩子,不是因为实际意义上的划算,连80%都不会有,只有付出多过收获 一 我见过能沾孩子光的人,真的极少极少。你不生孩子,那是你的天赋人权,谁也没法拿你怎么办。
我常常看到别人感慨,现在这个时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好怀念过去....其实,我蛮喜欢这个时代的。你独立选择,你自主付出,你自担后果,一切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一个经济分明、责任分明、理性沟通逐渐建立起来了的时代,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