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老师,应该有十五年没见面了。
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本不在当时学习主科之内的英语,成绩得了“及格”。父母为不影响上初中之后的英语成绩,非常前卫的给我报了英语辅导班,而张老师,便是这个英语辅导班的老师。
这个补习班在一栋居民楼,在我们县城转盘不处,记不清是五楼还是六楼了,一个不大的两居室,将厨房和餐厅、客厅全部打通,放上几张桌椅,前面挂一个白板,便是整个英语补习班的全部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居家自己开办补习班的情况在这个小县城里面很普遍,大多都是单科辅导,文艺方面琴棋书画样样都有,针对学业的语数外物化也是一应俱全。教学内容,基本和学校教学内容相吻合,属于提前学,这样到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快人一步,学习难度和压力都大大减轻。
第一次去补习班,是在某个夏天的放学后,我和阿龙、大军的一起,来到了张老师家的门口。门口楼梯的每一阶上,左右整齐摆放着来学习同学的鞋。我们三个人便在门口脱鞋进屋。
从门口往里看,左手边是打通的餐厅和厨房,紧密的摆放着学习桌椅,右手边是白墙,挂着一个白板和几支粗碳素笔,没有板擦,是一个灰不溜秋的抹布。
接着便看见张老师了。40多岁,微胖的身材和略黑的皮肤,不长的头发扎在脑袋后面,穿着一个橘色条纹的半袖和一个黑色的八分裤,面前的这个中年妇女,很难让我和印象里的英语老师匹对上,带着一份好奇,便开始了第一节课。
我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那日去的也正是时候,刚刚是这个补习班开班的第一节课。我从ABC开始学习,遇见了陪伴多年的李雷、韩梅梅、格林一家、还有Lucy、Lily双胞胎等。
张老师讲课声音洪亮,课程不拘泥于小节,知识点比较明晰,略带地方口音的英语,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自己仅仅达到及格线的学科。一堂两个小时的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出了老师家门,妈妈在门外等候,问我是否需要继续学习,老师教的怎么样?我说挺好的,想学。
一个肯定的答复,便开始了我长达4年的初中英语学习之路。
因为张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得我英语成绩提升迅速,加上有好友阿龙和大军的陪伴,使得英语成了我最喜欢的课程。由于我们三个比较活泼,张老师也格外喜欢我们三个。试想想,三个活泼的小男孩,成绩优秀,学习能力还强,老师能不喜欢吗?
而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也渐渐熟悉了那个条件相对简陋、还伴着阵阵厨房饭菜味道的教室,也熟悉了这个直爽、干练、善解人意的老师。
等上了初一,初中的英语课程我已经学习了大半,第一年所有的英语考试,均以满分通过,我把取得成绩的喜悦,告诉张老师,她说:英语好只是其中之一,你得努力学习,将来中考考上一中才行。
一中,是我们县城的重点高中。那个年代升学率较少,大部分都是自费生,也就是花钱才能进,每年考上的比例大约在20%,也成了整个县城比较关注的大事。往往把谁家孩子考上一中了,当成了茶余饭后,特别是老年人的谈资。
我跟张老师说:考一中简单,我能考上。
张老师说:那你考上了,我请你吃饭吧。
我说:不用请我吃饭,老师每次我去你家补课的时候,你家厨房烀的肉特别香,你给我烀点肉吃吧。
张老师说:好。
也许就是我无意中跟老师提起的烀肉,每次去上课,去早了或者晚下课了,老师总会不经意的给我弄半碗米饭,半碗烀的肥瘦肉,直接蘸着蒜酱,让我吃的嘴角都是油,然后张老师笑呵呵的将我的碗筷收走,留下我一个人不客气的在那回味。
时至今日,想起张老师家的肉和饭,仍是口舌生津,怀念异常。
到了初二,英语已经不是我唯一补习的课程了。数学、语文、物理等等,都愿意去学一学。一来是补课费用真的很低,一个月大约40、50元,二来补课有很多同学在那,嘻嘻哈哈也很有意思,三是在家庭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父母也格外支持,去补习班,不管学不学,总比去游戏厅、网吧要强很多。
但英语仍然是我雷打不动的学科,仍然记得我在英语班跟张老师哭,我说因为我补课,学了多年的电子琴不学了,很难过。张老师告诉我:将来时间会越来越少,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爱好不要扔,坚持就好。
到现在,我也不想去琢磨电子琴和英语哪个继续学习下去是对的。
选择就是这样,有得有失之余,往往是无能为力。
到了初四,我在补习班的英语课程正式结束,全面备战中考,那个时候也就和张老师分开了,由于那个年代很多人没有手机,记在当年本子上的家里座机号,也早已丢失。
中考前夕,张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去听听课,哪里不会的去问问她,我婉言拒绝了,因为当时最弱的科目是数学,至于英语,应该问题不大。
转眼中考结束,我以全县第99名的成绩,顺利考上了一中,家人喜悦之中,我玩的忘乎所以。
一次午睡时,突然被家里的电话铃声惊醒,一接电话,原来是张老师。她仍然记得好几年前的那个口头约定,要给我烀肉吃,而我很不识趣的没有去,因为我的爽约,也许张老师替我高兴的同时,也有些失落吧。
高中没有在当地一中念,和阿龙、大军的去了外地。到后来上大学、工作、成家,我都没有再见过张老师,只是在大学时期,朋友间不经意说起,说那个补习班还在开着,地方也没变,我的脑海历历浮现出张老师的音容笑貌和那个教室的场景。
记得是2013年,阿龙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听他爸说的,张老师好像得癌症了,问我要不要找一找在哪去看看。我当时好像是在公考培训要不就是在外地,没有去看成,电话号没有,也没联系。也许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了。
不知道,张老师现在怎样了,转眼间,15年没见面了。
阿龙成为全国知名电力集团的工程师,大军的在徐州成为了光荣的人民警察,我离开县城在市里成为了公职人员,一切都过的很快。
都说世事无常,当年戴着眼镜的小伙子,现在也坐在办公室里,每日为家庭子女老人奔波劳碌,我多么希望现在的那个英语补习班仍然开着,里面还能传来张老师清晰的中式英语。
就好像多年前,我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的聆听张老师讲课。
“图画这个单词,非常好背,一下子就能记住”
“批—矮—西—替—优—阿—亿”
十五光景百花开,桃李芳香入梦来;
青眉鬓染音犹在,不见恩师立前台。
祝福你,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