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农历己亥年大年初一,根据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在决定去电影院之前,简单了解了一些影片的宣传,也看了刘慈欣那条微博。我并不是心疼那个电影票钱,实在是不愿意花着钱去电影院买欺骗或者去体验被愚弄的感觉。对此,我几乎无能为力,只能抱着买彩票的心态去看看。
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我初读是在2009年前后,和作者其它的一些作品类似,在一个壮观的背景下,用其独有的叙事、细节描写,逐渐勾勒出整个故事。在大背景的设定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瞬间变得极为生动,只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停地联想到故事背景,很容易感受到宇宙那种浩瀚的气势和整个人类乃至地球的那种脆弱与孤独的强烈对比。刘慈欣用这样的写作手法来处理故事情节,的确难能可贵,堪称一绝!
《流浪地球》原著剧情概览(没看过原著的请自行斟酌是否继续观看):
原由:太阳由于自身的演化,逐渐步入恒星的暮年,在这个阶段,太阳内部的氢转化为氦的速度逐渐加快。这个过程中太阳会发生多次被称为“氦闪”的剧烈“爆炸”,每一次“爆炸”,太阳的体积都会突然增大,之后又“收缩”。在经历多次“氦闪”之后,太阳的“能量”也随之消耗殆尽,最终会变成一颗密度较小,但体积非常巨大的“红巨星”。这颗“红巨星”的体积会大到远远超过目前地球的运行轨道,也就是说地球会被“吞没”。事实上,地球极有可能在“氦闪”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汽化”,根本挺不到“红巨星”的阶段。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发现太阳内部活动异常到预计出现第一次“氦闪”,之间大约400年。
“流浪地球计划”时间表:
1. 倾全球之力建造上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燃料是“石头”,可以把地球上的山脉当成“燃料”
2. 刹车时代,利用地球发动机反推,使地球停止转动(计划38年,实际42年)
3. 逃逸时代,利用太阳引力逐步加速地球,使其达到逃逸太阳系的速度。绕行太阳15圈,最后一圈的远地点在木星轨道,利用木星引力最后一次加速,达到逃逸速度。
4. 流浪时代(I - 加速),达到逃逸速度后所有发动机全功率运行500年,将地球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以此速度滑行1300年
5. 流浪时代(II - 减速),滑行之后再进行500年左右的减速,抵达4光年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
6. 新太阳时代,再经过100年左右,利用发动机将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使地球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
整个过程预计持续2500年,大约100代人。如果把这个时间和我们现有的历史做个比较,假设今年地球已经泊入比邻星轨道(公元2019年),那么,我们的出发时间大约是2500年前(公元前481年前后)的东周列国时期。那个时期有孔夫子(刚去世没几年)、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西施.....,秦始皇在此220年之后才出生.......
原著中描写了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改变,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伦理、道德在那个背景下,是否还继续存在。一群在地底下长大的孩子们,从未见过星星、太阳,甚至连白天都没有经历过,在这样的社会中成长的人们会展现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在拜读原著的时候都可以略窥一二,可以引发我们无数的“幻想”与推理。
《流浪地球》电影剧情概览(大量剧透,没有看过电影的请慎入):
故事的大背景和原著一样,电影的主要剧情发生在逃逸时代的最后阶段(木星轨道附近)。在即将进入木星轨道,利用木星引力做最后加速的时候,由于发生故障,有好几千台“行星发动机”熄火,导致地球推力不足,运行轨道出现偏离,地球向木星坠落,并有可能在坠落的过程中被木星引力撕碎。主计算机很快计算出已经错过修正轨道的机会,就算发动机全部重启,由于总推力相对木星引力太小,已经不足以将地球拉回原计划的轨道。联合政府(五常,美英法中俄)的决策是:启动种子计划,舍弃地球(在地球运行的前方,还运行着一个大型空间站,该空间站运行的目的是确保地球航线的前方安全,及时清除地球航线前方的陨石等威胁。种子计划就是将空间站做为延续人类文明的载体,因为空间站上有足够多的人、基因库、种子等。将空间站及时进行变轨逃离木星,从而延续人类文明)。真相在所有发动机修复之后公布,大多数人都已经绝望。这个时候,主角一行有了新的拯救计划:修改赤道附近大型发动机的程序,让发动机尾焰的喷射高度尽可能高,想借此点燃木星大气和地球大气交汇处的氢氧混合物,获得“爆炸”后的反推力,将地球推离木星,然后再利用“行星发动机”再次改变地球运行轨道,继续“流浪地球”计划。事实上,主计算机早已测算过该方案,发动机尾焰根本达不到能“点燃”木星的高度。这个时候,在空间站上工作的刘培强(吴京),以自杀的方式将空间站驶入“行星发动机”的尾焰,点燃空间站上的燃料库,从而让尾焰到达“点燃”木星的高度。计划最终成功,地球成功被推离木星,“流浪地球”计划继续得以执行。
《流浪地球》电影评论:
一、直观感受(优点)
电影开场后不到20分钟,我暗地里庆幸,今晚这个电影票钱肯定没有白花!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或者说科幻电影。我不是针对谁,之前所有的打着科幻招牌的中国电影(包括港、澳、台),全都是只有一点点科幻元素的伪科幻(这里没有引号!)。《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场景和道具细节!效果非常好,很精致,非常好地贴合剧情,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简单地说就是:像那么回事了!特别是救援车外形,空间站外观、内景,飞行器,行星发动机外观,地球视角的发动机外观,地球、木星运行轨迹,演员的装备等等......我只能惊叹太棒了!这在之前国产的科幻类电影中绝无仅有!剧情节奏的把握、演员演绎也都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偶尔还能有一些幽默元素,比如说“你管这个叫针?........”,都还不错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路子走对了,整个剧组的态度正常了,电影自然就达到一定的水准了!刚才看到有人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起点,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丝毫不为过!
二、美中不足的地方
1. 故事背景交代和铺垫的略有些简单。对于我这种读了N遍《流浪地球》、《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的人来说,故事背景早就烂熟于胸。但如果是通过电影初次接触,估计会有点“一头雾水”吧。
2. 已经有大片的样子了,但是情节的支撑、语言的支撑明显力度不够。情节嘛总觉得有点飘着没有深入,在一些对剧情有转折作用的点上,气氛烘托和那种从悬念到茅塞顿开的感觉还不到位,处理的有点简单和仓促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周倩掏枪打“火石”那一小段,还有刘启悟出可以用发动机尾焰点燃木星那一小段)。语言(台词)的问题最大,不管主角还是配角说的话都太“嫩”了,嗓音、语气、语调都欠佳。一些想营造幽默的地方,总觉得少几句画龙点睛的“闲话”来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