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遗憾是身边没有一个‘深夜食堂’一样的地方,当然不是电视剧里的样子,而是属于年轻人的地方,它可能只是个路边摊,一个有故事又有美食的地方。”
有个词叫东施效颦,我想拿来用在新版《深夜食堂》之上合适不过。日版是深深的治愈之感,透过小饭馆的美食来温暖每一个食客那不时孤寂的心,最初普通人的平凡像一碗白米饭那样平淡,然后脱衣舞小姐、黑道大哥、美食家,种种之人就像将不同材料酿制的酱油浇在了上面,或许都是酱油,然而透过味道却又不尽相同。通过没有温度和气味的电视,传递给我们的是一副真实生活的画面,或许吃的是什么到最后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喜欢的是那触手可及我们身边的故事和“江湖”。
中国版的深夜食堂
中国人的深夜食堂不会有那种布局讲究的小店,或许会有店面,但往往是水泥地,油渍墙,又或许连店面都没有,就路边的大排档或者小吃摊。就过路的人往那一坐,不需要有怎样特殊的身份,伴着毛豆花生和啤酒就可以讲出一个个的故事。
01
小时候我家住的那条路上有很多小吃摊,老曾就是个烧烤摊老板,国企改革以后下岗没了工作,无所事事就入室盗窃,抓住被判了三年。出来也老大不小了。于是就在自己老房子边支了个烧烤摊。
老曾不爱笑,像所有的烧烤摊主一样五大三粗,加上可能以前混过“江湖”的关系,整个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好在烤串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倒也能勉强度日。
有一天晚上我和我爸坐在一个小摊上吃凉皮,看到老曾摊上来了一堆小混混,点了一堆东西之后就咋咋呼呼的坐了下来,喝着啤酒吃着串,吆五喝六,东吹西侃。吃饱喝足了就打算扬长而去,老曾叫住“兄弟!你们还没给钱呢!” 那帮小混混集体大笑,对着老曾笑骂道“我QNMD,你TM还和老子们要钱?这十块钱给你,不用找了。”说完扔下十块钱,扭头而走。
年幼的我原以为曾经也是江湖人的老曾会大打出手,但是他没有,用脖子上搭的毛巾擦了擦汗,走过去吧十块钱塞进了胸前的围裙兜里。继续烤着串儿。有熟悉的街坊看不下去了,“老曾,你叫人干他丫的啊。”
老曾还是低头烤着串儿,慢慢的说“我都四十了,折腾不动了,这些都是年轻的时候造的孽呀,来报应了。我也不能再进去了,我没媳妇儿,我爹娘还得靠我来照顾呢。”
我不相信老曾在那一刻不想举起拳头快意恩仇,但我相信有更多的无奈去压下他的臂肘。
02
高考结束那天,我和同学六七个出去玩到凌晨,想吃点东西于是就找到了一家还开着门的面馆,老板正准备把面锅从灶上端下来,看到有人进来也就停下了动作。笑了笑和我们说只有鸡蛋面了,无奈太饿了,也就不在乎这些了。大家就随便坐了下来,互相调笑着对方白天考试把哪道简单题弄错了。
老板做好面端了上来,我们也直接风卷残云吃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太饿了,真觉得那是在外面吃过最好吃的鸡蛋面了。老板从里间出来,用围裙擦了擦手,拖了一把椅子在我们旁边坐了下来,笑着扫过我们每人一眼说道“高考完了好好玩吧,我女儿也是去年上的大学,还在北京呐。我看你们这状态也能都去北京!” 大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都笑笑接着吃面了。
吃完面我们准备付钱走人,老板却坚持不要。
“这估计是你们最后几次在老家吃饭了,以后也就寒暑假才能回来看看了。面也不值几个钱,就当叔叔提前给你们践行了,以后别放假不回来,没事都回来看看。也祝你们都考上好大学。” 老板说。
后来当我真正离开家乡。在别的城市街头再也找不到一家我喜欢的面馆,便总是想起那个老板。终于明白,一碗面食或许没有什么,但牵扯不断的面条对我更像一捆绳索,始终将内心拴在那个长大的地方,在寒暑之外的一些时候迫切的想回到那个小城,再吃一碗地道的手擀面,再看看家乡的每一个角落。于某时突然明白了苏轼为何写出“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的句子,这就是真的唯美食和爱不可辜负吧。
03
中国的深夜食堂应该是“夜晚大排档。”不需要编剧就能上演人生各种的光怪陆离:
原配带着对方的父母来抓小三扭打在一起,男人在旁边站着抽烟的。
情侣前脚卿卿我我旁若无人,后脚就因为一件小事恶语相加最后还能挽着手一起走的。
附近混混来收保护费把摊掀翻,结果被某一个客人打了个电话拖走的。
流浪歌手在夜市唱歌,没有多少钱却将买来的面包揉碎喂给流浪猫的。
深夜下班的交警脱了警服聚在一起也像普通人一样喝酒骂娘的……
为什么中国版《深夜食堂》受到如此诟病?我想就是因为生拉硬套吧,将日版的那种环境强行套用到中国来,既没有了日版那种淡淡的人情味,也用各种植入广告恶心了观众一把。异域风情的餐厅,服饰诡异的老板,就这高高在上的模样,不难受么。
我们不需要温馨的气氛,不需要高超的厨子,就是想路过坐下想弥补一下自己的胃。或许就是想要一碗简单的酱油拌饭,这就是众生的烟火气吧。
我们对于路边摊和大排档来说都是一位过客,都经历过一个看客的角度来看待发生的种种,我们所看到的我们都大多也经历过,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引起我们一瞬间带入的恍惚感,这才是人间烟火,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在凡间吃惯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体会凡人的喜怒哀乐贪欲痴”这才是我们的“深夜食堂”。